科金社2025年10月15日 14:17消息,专业筑基,开放共进,探索建发致新进阶之路的战略密码。
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建发集团积淀出“专业、共进、生生不息”的核心发展战略,业务布局持续拓展,目前已涵盖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旅游会展、医疗健康以及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

依托建发集团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形成的领先优势,建发致新聚焦医疗器械这一万亿级市场,近年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继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净利润稳步增长后,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再次实现同比增长超过五成。
9月25日,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4.46亿元。此次成功登陆创业板,标志着建发致新的发展迈上新台阶,既是集团战略与产业深度结合的生动体现,也是其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力在跨产业应用中的有力证明。
发力万亿市场专业筑基驱动业绩稳增
在政策支持、在市场需求、国产替代以及产品出口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年)》显示,2016年至2023年间,市场规模从3700亿元增长至10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9%,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市场6.01%的增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再创新高。
看准万亿级市场的发展潜力,建发致新将业务重心聚焦于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主要开展医疗器械的直销、分销业务,并为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其销售的医疗器械产品以血管介入器械、外科器械以及IVD等高值耗材为主,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布局和市场定位。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政策对医疗供应链优化的推动,医疗器械流通市场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建发致新的业务模式不仅契合行业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尤其是在SPD服务方面,其通过提升医院耗材管理效率,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建发致新依托于建发集团。根据招股书披露,建发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厦门建发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因此成为建发致新的间接控股股东。
建发致新股权结构图。 图/建发致新招股书
四十余年来,专业是建发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公司持续聚焦供应链运营核心业务。这一长期积累,为建发致新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奠定了先发优势,有力推动了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建发致新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和179.23亿元,2023年度、2024年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9.97%和16.06%。同期,公司净利润也持续提升,分别实现净利润约1.89亿元、2.27亿元和2.74亿元,2023年度、2024年度同比上升19.90%和20.68%。
从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来看,2023年和2024年,公司直销、分销及服务三大业务均保持了收入的持续增长。其中,2024年公司直销业务收入约为110.3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六成,较上年增长9.71%。
开放协同共进构建高值医疗耗材价值链
自2010年8月成立以来,建发致新始终致力于发挥医疗器械产业链核心枢纽的作用,深入连接上游厂商、中游经销商以及下游医疗机构。
历经多年发展,公司深入洞察传统医疗器械流通业务痛点及产业链各环节需求,积极探索行业变革方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业务运营及高效服务经验,更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构建了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
建发致新在招股书中提到,其直销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能够为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产品服务。在分销方面,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以高值介入类产品为突破口,与美敦力、微创医疗、泰尔茂、归创通桥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报告期期末,建发致新已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厂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从行业角度来看,建发致新的渠道布局和合作伙伴资源显示出其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拥有如此广泛的终端覆盖和优质厂商合作,不仅体现了其市场渗透能力,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同时也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权。
立足先发优势,奠定坚实基础,建发致新并未止步于此。公司始终坚持共赢理念,持续与合作伙伴携手,深入探索服务价值的延伸空间。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若能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拓展合作深度,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也能为行业生态注入更多活力。建发致新所展现出的开放态度和持续创新精神,值得其他企业借鉴与学习。
近年来,在医保支付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对精益化管理耗材的需求不断增长。针对实际市场需要,建发致新结合高值医疗耗材的特性,积极推动信息化手段在传统流通业务中的应用,并为终端医院客户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该服务有效解决了医疗机构在传统“先用后管”管理模式下所面临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粗放、供应商管理复杂、器械证照混乱、耗材消耗控制效率低、医疗耗材数据指标难以监控以及财务核算滞后易出错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对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赋能水平。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SPD管理系统,对医院内部的医用耗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从日常采购、配送、使用到结算等环节的集中化与精细化管控。该系统助力医疗机构打造专业且信息化的院内物流体系,提升了医用耗材采购计划的精准度,减少了院内库存,优化了耗材管理流程,缓解了医改后医疗机构面临成本压力,同时提高了医用耗材在院内的流通效率。
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公司服务范围的持续扩展。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建发致新已与60家医院签订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协议,其中近30家为三级医院,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可以看出,公司在医疗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布局正在不断深化,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和行业影响力。随着更多医疗机构的加入,其在行业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创新求变 “生生不息”战略助力永续发展
建发集团的发展战略中,“生生不息”体现了公司追求持续发展的“互利”理念,不仅注重内部挖掘潜力,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积极向外拓展,不断赋能各方,构建生态体系,创造更大价值,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生生不息”战略的引领下,创新成为建发致新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在实际业务中,重点围绕管理模式、技术和服务三个层面不断推进创新,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构建“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的新模式,积极推广医用耗材集约化管理的新业态。这些创新措施有效促进了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升级。
同时,精准把握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主动寻求外部资源支持,是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集中带量采购、“两票制”等医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加快向渠道整合和扁平化方向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为应对可能的市场竞争,增强自身竞争力,此次IPO中,建发致新计划募集4.84亿元资金,拟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此举旨在提升信息系统在医疗器械流通中的精细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优化财务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扬帆资本市场,建发致新已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三年内,公司将在保持血管介入领域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加快拓展体外诊断(IVD)、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的销售规模;充分发挥其垂直一体化管理的优势,结合直销与分销平台的协同效应,深化与上游厂商的合作关系;同时,依托持续的SPD系统创新和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深入挖掘公立医院集约化服务的市场潜力。凭借清晰的战略布局以及上市带来的强大推动力,建发致新正加速驶向成为国内医疗器械流通服务领军企业的目标。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