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多国巨头纷纷涨价,摩根士丹利预警全球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罕见的价格上涨周期。进入10月以来,涨价趋势进一步加速,主要厂商纷纷上调报价,现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引发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关注。韩国三星电子、美国美光、闪迪等头部企业近期密集向客户发出调价通知,部分产品涨幅高达30%,市场反应迅速而强烈。

资本市场对这一轮涨价潮给予了积极回应。最近一个月,美光股价累计上涨约60%,日本铠侠与美国闪迪的股价更是双双突破100%的涨幅,显示出投资者对存储芯片行业盈利能力改善的高度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股价上扬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建立在真实需求增长和产能结构转型的基础之上。

9月下旬,三星电子正式向主要客户发布第四季度价格调整通知,计划将部分DRAM产品价格上调15%至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至10%。几乎同期,美光一度暂停部分存储芯片报价,恢复后新单价普遍上涨约20%。闪迪也在9月完成对NAND闪存的提价,幅度约为10%,覆盖消费级与企业级多个品类。这些动作标志着主流厂商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定价,行业议价权明显增强。

本轮涨价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以OpenAI正在推进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预计每月需消耗高达90万片晶圆,相当于可能占据全球DRAM总产量的40%。如此庞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直接拉动了对高带宽内存(HBM)等高端存储芯片的井喷式采购。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产能结构性转移。随着各大厂商将晶圆产能优先配置给AI计算卡、服务器等高利润领域,传统存储品类如DDR4的供给持续收缩。然而,PC、工业控制、嵌入式设备等领域对DDR4仍有稳定需求,导致供需出现严重错配。这种“高端产能挤占低端空间”的现象,正在引发一场意料之外的市场失衡。

现货市场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据集邦咨询统计,主流DRAM芯片现货均价已连续三周涨幅超过5%,其中DDR4价格在不到一个月内累计上涨近30%,过去半年整体涨幅更是超过200%。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反弹,更像是产业结构变革下的价格重估过程。

中下游厂商也开始跟进调整策略。台湾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近日宣布暂停DDR4报价,并优先保障DDR5与NAND闪存对核心客户的供应。这一举动释放出明确信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链正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倾斜,传统产品的流动性正在下降。

资本市场对此已有清晰判断。近期,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成为外资抢筹焦点。截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日),SK海力士9月以来股价暴涨约47%,市值首次突破28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6万亿元);同期三星电子股价上涨约28%。外资持股比例分别于9月末和10月初达到年内峰值,反映出国际资本对韩国存储巨头长期竞争力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在全球HBM领域的领先地位愈发凸显。SK海力士已建成全球首个HBM4量产体系,三星电子也正加速扩产布局。两家公司还于本月初与OpenAI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拟共同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业内普遍认为,若“星际之门”项目顺利落地,双方有望获得长期稳定的高端订单,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
从行业演进角度看,这或许预示着存储芯片正从“配角”走向“主角”。长期以来,半导体行业的聚光灯始终聚焦于英伟达、AMD等逻辑芯片设计公司,而存储厂商则被视为周期性强、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制造端代表。但如今,随着AI训练对数据吞吐能力的要求逼近物理极限,HBM这类高性能存储芯片已成为系统性能的关键瓶颈之一。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人工智能热潮或将推动存储芯片行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周期”。该机构预测,2026年NAND闪存可能出现高达8%的供应缺口,而今年第四季度DRAM价格环比涨幅预计达9%。基于此,摩根士丹利已将韩国半导体行业评级上调至“具有吸引力”,并调高SK海力士至“增持”评级。
尤为关键的是订货模式的变化。目前每一块HBM芯片都需要根据特定AI GPU进行定制化设计,客户必须提前一年下单,合同期通常为一年。这种长周期、绑定式的合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厂商的供应链掌控力和定价话语权。花旗分析显示,HBM毛利率可达50%至60%,远高于传统DRAM的30%左右,利润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值得强调的是,SK海力士已在HBM相关营收上首次超越三星电子,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市场格局。这一变化不仅是技术路线选择的结果,更是战略前瞻性的体现。多数分析师认为,在未来五年内,HBM将继续主导高端存储市场发展方向。
尽管前景乐观,但我们仍需保持理性。存储芯片本质上仍是强周期行业,其价格波动高度依赖供需关系的变化。当前的繁荣很大程度上由AI投资热潮驱动,一旦宏观环境变化或技术路径发生替代(如存算一体架构成熟),市场需求可能出现剧烈回调。此外,中国大陆厂商正在加快HBM研发进度,未来竞争格局仍存在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当前存储芯片市场的上涨并非简单的价格反弹,而是技术升级、产能重构与需求跃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标志着整个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对于企业而言,抓住AI带来的窗口期至关重要;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需在乐观情绪中警惕周期反转的风险。这场由AI点燃的“存储革命”,才刚刚开始。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