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01日 14:28消息,中国AI日均调用超10万亿Tokens,阿里通义领跑行业,展现大模型强劲发展势头。
本报讯 9月1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正式发布《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该报告全面梳理了当前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企业级应用中的发展态势,尤其聚焦大模型调用的规模、结构与趋势,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正进入高速增长通道。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相较2024年底激增363%,总量已突破每日10万亿Tokens,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与技术落地能力。在主要服务商中,阿里通义以17.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成为中国企业最广泛采用的大模型平台。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阿里在模型性能、生态建设与企业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也体现出国内企业在AI基础设施选择上的集中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沙利文在报告中特别指出,随着千问Qwen、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在2025年持续推进开源策略,其在语言理解、推理能力、多模态处理等方面的表现已接近甚至媲美国际顶级闭源模型。这种“性能趋同”正在打破以往对国外闭源模型的技术依赖,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可用的AI解决方案。可以预见,开源正从技术潮流演变为产业基础设施,成为推动中国AI普及的核心动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报告预测未来将有超过80%的企业选择开源大模型作为其AI能力建设的基础。这一趋势不仅意味着技术民主化的加速,也对企业IT架构、数据安全与模型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享受开源红利的同时,也需建立相应的技术评估体系与运维能力,避免陷入“用得起、管不好”的困境。因此,未来的竞争或将从“谁拥有最好的模型”转向“谁更能高效、安全地用好模型”。
总体来看,中国生成式AI市场正在经历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阿里通义等头部平台的领先表现,叠加国产开源模型的快速崛起,正共同构建一个更具自主性与活力的AI生态。在政策支持、产业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企业级大模型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