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报告指出,端侧AI将推动消费电子行业多终端落地与逐步下沉,引领行业增长。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指出,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电子板块的估值出现回落,其中消费电子板块的估值下降较为显著,目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展望2025年下半年,研报认为端侧AI将在多个终端逐步落地并不断下沉,部分环节将经历渐进式升级,从而推动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建议关注AI手机硬件的升级与加速普及、AI可穿戴设备新形态的创新,以及光学行业重新进入上升周期和配置优化等三大投资方向。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消费电子:AI重构创新边界
中金研究
展望2025年下半年,端侧AI在多终端的落地与逐步下沉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驱动力,部分关键环节将经历渐进式的升级,推动行业持续增长。建议重点关注AI手机硬件的升级与加速渗透、AI可穿戴设备在新终端形态上的创新,以及光学行业在配置和规模上的重启与提升三大投资方向。 从当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端侧AI的普及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对产业链上下游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AI功能的深化应用正在重塑产品竞争力。而光学行业作为支撑这些智能设备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同样值得关注。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硬件的升级速度或将加快,为整个消费电子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摘要
手机与光学市场:2H25年手机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关注光学行业规模扩大及配置提升带来的盈利改善。展望2H25年,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关税波动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下游消费支出有所放缓,预计手机市场需求将维持平稳。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0.6%,并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同时,我们认为2025年手机光学技术升级趋势将持续,推动市场规模实现双位数增长,建议关注传感器大像面化、玻塑混合镜头应用加速以及模组结构优化等创新方向,在市场扩容的背景下,行业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端侧AI硬件:多终端创新加速落地,重点关注AI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AI可穿戴设备的新形态发展。1)在端侧模型优化和中端芯片支持的双重驱动下,AI功能正逐步向中端价位的手机机型渗透。展望未来,Canalys预测到2025年全球AI手机的渗透率将达到34%,并在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50%。2)在AI可穿戴设备方面,从终端形态来看,AR/MR设备因其具备透视功能并配备摄像头等多样传感器,能够实现实时素材采集与虚实结合的内容展示,有望成为多模态AI的理想载体;同时,2024年AI眼镜品牌不断涌现,轻量化成为主要趋势,我们看好未来随着成本下降推动产品向更广泛市场渗透;3)在AI创新终端领域,我们关注全景相机因“记录生活”新需求的兴起而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端侧AI软件:L3级别加速临近,AIAgent或将重塑人机交互方式并重构生态格局。随着海外科技巨头在AIAgent底层技术上的持续突破,以及创业公司对消费端应用场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我们认为AIAgent在AI手机和AIPC端将加快落地进程。考虑到AIAgent长期可能改变人机交互模式,手机端或将成为新的流量入口,进而对产业商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风险
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对消费者需求造成一定抑制,导致AI端侧技术的应用推进速度有所放缓。与此同时,AI手机的市场表现未达预期,部分厂商在销售层面面临挑战。此外,VR产品的销量也未能达到此前的市场预期,反映出当前消费电子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