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21日 13:20消息,OpenAI单月营收突破10亿美元,算力短缺成最大挑战。
8月21日消息,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周三在采访中表示,尽管公司在营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公司仍持续面临人工智能算力短缺的压力。她指出,当前对GPU和算力的需求非常旺盛,算力不足已成为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为应对这一问题,OpenAI启动了“星际之门”项目,并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行业角度来看,算力瓶颈已成为全球AI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随着大模型训练规模不断扩大,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OpenAI选择通过自建基础设施来缓解这一压力,显示出其在长期战略上的主动布局。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技术自主性,也为未来更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打下基础。然而,如何在成本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Friar指出,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公司需要分散风险并增强供应能力。除了与甲骨文和CoreWeave的合作外,OpenAI与微软之间的合作依然紧密。她表示:“微软将在未来多年内仍然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着深度的绑定。微软的人工智能产品正是基于OpenAI的技术构建的。”
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以来,OpenAI迅速扩大了其影响力和规模。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今年的营收预计将增长三倍,达到127亿美元。今年3月,OpenAI表示其年经常性收入已突破100亿美元。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似乎仍在持续。在最近的采访中,Friar提到,OpenAI在7月首次实现了单月10亿美元(约合71.82亿元人民币)的营收。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OpenAI的商业成功不仅体现在数字上,也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与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这种增长背后,既有技术突破的推动,也有企业战略调整和市场布局的深化。未来,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拓展,OpenAI的影响力或将进一步扩大。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上周表示,公司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他称:“我们的战略是基于需求将持续上升的判断,模型训练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比历史上任何公司在任何领域所做出的投入都要更加积极。”
本月早些时候,OpenAI正就一项约60亿美元的股票出售交易进行洽谈,此次交易对应的估值约为5000亿美元。今年3月,OpenAI完成了一轮400亿美元的融资,当时估值为3000亿美元,创下了未上市科技公司融资规模的历史新高。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