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09日 12:45消息,王兴兴亲述机器人发展真相,宇树科技揭示未来机器人工作的真实进程与挑战。
8 月 9 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已在汽车工厂等工业场景中实现初步落地合作,但现阶段期望机器人在“干活”类实际任务中产生显著价值仍不现实。“从运动能力到表演功能,这些反而是当前更容易实现商业落地的应用场景。”
王兴兴进一步指出,宇树科技的长期目标始终是打造能够真正“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覆盖工厂、家庭、娱乐等多种环境。然而,在当前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公司选择以表演、格斗等更具展示性和互动性的场景作为切入点。“我们现在做的格斗、跳舞,其实都是在训练机器人的全身协调控制能力。”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技术迭代,也更容易吸引公众关注,形成品牌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6月,王兴兴就曾公开表示,让机器人参加格斗比赛或表演舞蹈,核心目的并非娱乐,而是通过复杂动作的训练,提升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这种“以赛促研”的模式,正在成为国内机器人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重要路径。
事实上,宇树机器人的“出圈”始于蛇年春晚的一场扭秧歌表演。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的演出迅速引爆网络,相关视频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产品一度因需求激增而断货下架。连特斯拉和SpaceX CEO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相关内容,称“中国在机器人领域正在加速前进”。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公众对具身智能的巨大兴趣,也反映出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应用场景创新上的敏锐嗅觉。
5月25日,《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宇树G1机器人代表“AI策算师”团队参赛并最终夺冠。这场高强度对抗不仅考验了机器人的硬件稳定性,更检验了其在实时环境下的自主决策能力。有业内专家评论认为,此类赛事正逐渐从“表演性质”向“技术验证平台”转变,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实用化积累宝贵数据。
从春晚舞台到工业现场,从舞蹈表演到格斗竞技,宇树科技正在用多元场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化。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机器人”仍有距离,但这种“先能动,再能干”的发展思路,或许正是当前阶段最务实的技术演进路径。毕竟,让机器人学会跳舞,不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更是为了让它们未来能在工厂、家庭中真正“扛活”。技术的突破往往始于看似“不务正业”的尝试,而真正的变革,常常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孕育而生。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