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28日 12:29消息,华尔街最准预言家预测未来散户规模扩大,流动性增强,市场波动与泡沫或将加剧。
一周前,曾被称作华尔街最精准分析师的美国银行首席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表示,美国银行的多数卖出信号已经发出,但市场“追逐风险”的行情预计仍将持续,直到美国国债收益率创出新高,以及MOVE指数(美国国债波动率指标)突破100点为止。
那么,眼下我们又处于怎样的位置了呢?
哈特内特在最新的每周资金流向报告中指出,当前的市场走势进一步凸显了对特朗普而言,股市持续上涨的重要性。上周,特朗普成为第四位直接前往美联储拜访的总统,这一举动在意料之中:毕竟,特朗普已经放弃了削减政府开支的设想(DOGE政策名存实亡),转而推动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向极致的泡沫顶峰,期望借助经济增长来缓解目前高达37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压力。 从当前局势来看,市场表现已成为特朗普政府政策的重要支撑点,而这种依赖也反映出美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至于特朗普对美联储大楼翻新工程表示不满的“理由”,人们不妨参考这样一组数据对比:美国政府年度总支出高达7.1万亿美元,而美联储翻新工程花费26亿美元,这仅相当于美国全年支出预算的3小时12分钟…… 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看,尽管26亿美元看似数额庞大,但与整体政府开支相比仍属微不足道。这种对比有助于公众更理性地看待类似争议,避免因个别项目引发过度关注,从而忽视国家整体财政的复杂性与优先级。
哈特内特指出,特朗普目前面临的困境在于他既缺乏意愿也无力削减政府开支,这使得他更倾向于呼吁美联储降息。按照简单的计算,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低于3%,那么如今高达1万亿美元的利息支出将得以稳定。 在我看来,这一观点揭示了当前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政府债务规模庞大,若不加以控制,持续的高利息支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而降息虽能在短期内缓解压力,却也可能带来长期的通胀风险和金融稳定性问题。如何在财政纪律与经济刺激之间取得平衡,仍是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关键挑战。
这也让哈特内特目前公开支持了一种市场猜测,即“下一位美联储主席可能会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以管理债务”。
全球银行股为何那么牛?
近期行情方面,哈特内特首先分析了银行股年初以来的表现——全球银行股在此期间持续上涨:欧洲银行股上涨62%,英国上涨37%,中国上涨29%,日本上涨24%,美国上涨17%。
这种优异表现的原因是,银行股是2025年从美国财政扩张转向全球财政扩张的最佳体现。
与他上周的警告相类似,哈特内特表示,银行将继续保持风险偏好,直至债券收益率上升至触发银行降息的水平。尽管目前这种情况尚未出现……
然而,“债券义警们”可能已准备就绪:一旦英国30年期收益率突破5.6%、美国突破5.1%、日本突破3.2%,便会立即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利息支出目前已占到英国GDP的3%(1200亿美元)、美国GDP的4%(1万亿美元)、日本GDP的4%(1850亿美元)。
有趣的是,过去两年债券收益率少有的下降的地方是中国——而在此期间,中国H股悄然上涨了58%,超过了MSCI全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这也意味着中国是60/40股债配置策略仍在奏效的唯一地区,而美国、英国、欧盟、日本对债券的回避,正迫使资产配置者继续做多股票和信用债。
三点观察总结
当前,华尔街对特朗普可能回归的预期持续升温,市场普遍认为他若上台将推动美国降低关税、税收和利率,这一预期正逐步转化为实际的市场行动。受此影响,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9%,显著跑赢同期美国国债3%的涨幅,并在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市场的差距。 从当前形势看,市场对政策转向的乐观情绪正在发酵,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受益于低税率和宽松货币政策的资产。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期待,也显示出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规避心理。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变数,但美国国内政策方向的明确性,正在成为支撑股市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美国普通民众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已有所下降,对其任内工作的支持率回落至4月份的低点附近。这一趋势反映出选民态度的转变,可能与政策效果、舆论环境以及政治氛围的变化有关。尽管仍有部分群体对其政策持肯定态度,但整体支持力度明显减弱,显示出美国社会在政治认同上的分化仍在持续。
在股市中,自大选以来,由美银编制的“亿万富翁兄弟”指数上涨了71%,该指数是一个等权重指标,涵盖了英伟达、Meta、特斯拉、Palantir、盈透证券、比特币、ARK创新ETF、Coinbase Global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等标的。然而,与此同时,小盘股以及对利率敏感的“基础”类股票今年却下跌了1%。
注:深蓝为“亿万富翁兄弟”指数,浅蓝为罗素2000
这也是为什么哈特内特指出,特朗普的政策正陷入“大而不倒”的模式,他将采取措施干预,以防止通货膨胀上升(通过关税)和就业减少(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哈特内特指出,当前市场呈现出三个值得关注的特征:一是价格波动;二是资产配置趋势;三是与泡沫相关的政策动向。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价格变化依然敏感,反映出投资者情绪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资产配置方面,资金正逐步向更具稳定性的领域转移,显示出市场对风险的谨慎态度。此外,一些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泡沫的形成,这可能对未来的市场稳定性带来挑战。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当前市场的重要背景,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
在价格方面,当市场波动性较小时,倾向于买入低波动性股票。过去一周的市场迹象显示,投资者更偏好防御性股票而非周期性股票,同时更倾向于低波动性股票而非高贝塔值股票。由于当前所有风险指标均处于高位,这可能会促使部分短线交易者选择做空,而多头则在等待具有上涨潜力的领涨板块突破:七巨头(MAGS>60)、芯片股(SOX>6000)和银行股(BKX>150)。
关于资产配置,“美国例外论”的回归并未伴随美元牛市的重现——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哈特内特指出,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至95以下,将表明资产配置者需要进入美元贬值的第二阶段——即加大对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资产的配置(第一阶段为黄金和加密货币)。
过去12个月,全球主要央行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降息了100个基点,英国央行同样降息100个基点,欧洲央行则降息200个基点,中国降息35个基点,瑞士央行将利率降至0%。相比之下,日本央行仍是例外,反而加息了40个基点。数据显示,全球政策利率在过去12个月内平均从4.8%降至4.4%。 从当前的政策趋势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正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缓解通胀压力和市场不确定性。这种普遍的宽松倾向反映出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各国央行在维持价格稳定与促进增长之间寻求平衡。然而,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也可能带来资产泡沫、债务攀升等长期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哈特内特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政策利率将再度下调至3.9%——主要受到美联储以及新兴市场央行降息的影响。
哈特内特指出,货币宽松政策通常对债券市场是有利的——但当前情况不同,因为央行正在刺激经济繁荣和股票市场的泡沫;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也在逐步放松——这往往在牛市后期容易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为此,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发布行政命令,允许个人投资者将私募股权产品纳入401(k)退休账户;此外,美国金融业监管局也计划调整“日内交易规则”,降低散户投资者进行日内交易的最低保证金要求,从原来的2.5万美元降至2000美元。
这一切最终意味着:更多散户参与,更充足的流动性,更剧烈的波动,更明显的泡沫……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