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10月05日 14:33消息,国庆档票房破11亿,黑马影片突起,影院排片频繁调整。
国庆假期已过半,国庆档票房成功突破11亿元大关。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5日10时45分,2025年国庆档票房(含预售)已达到11.89亿元。
今年国庆档的影片类型多样,包括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犯罪剧情和动画等多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求,如成人、家庭及儿童群体。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
截至发稿前,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即《志愿军3》)、《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以及《震耳欲聋》。从票房表现来看,IP系列续作成为今年国庆档期的票房主力军。电影市场分析师温特在接受蓝鲸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IP续作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体,无需重新建立认知,因此在宣传和发行方面的效率更高。
不过,IP续作同时面临面临创新不足、观众期待落差等问题。比如,《志愿军》系列前两部均在国庆档上映,票房分别为8.68亿元、12.06亿元,作为系列终章的第三部票房目前为3.3亿,和前作相比仍有差距。《刺杀小说家2》剧情天马行空,特效升级,但续作间隔时间久。“观众对IP续作的期待值更高,如果缺乏创新,口碑就难以延续。此外,续作不宜间隔过久,观众可能会遗忘。”温特表示。
今年国庆档还有另一IP大制作《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此片由易中天担任编剧和监制,果麦文化、光线影业等为联合出品公司。但该片票房表现平淡,截至发稿前累计票房为4916.7万。温特表示,大IP不一定等于好票房,“《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拍的是曹操的故事,但人物塑造和观众预期不符,可能就容易引发争议。资方和创作者需平衡受众需求,避免过度依赖IP。”温特表示。
部分中小制作的国庆档新片反而口碑不错。比如10月4日才正式上映的《震耳欲聋》闯出亮眼成绩,首映日单日票房突破3900万,且从点映开始就收获良好口碑,被视为国庆档“黑马”。据悉,《震耳欲聋》是导演万力的银幕首秀,由檀健次、兰西雅、王戈领衔主演,是国内首部聚焦聋人群体反诈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
除了《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也是在上映后获得观众认可的中小成本电影。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10月3日,该片票房达到466.6万元,超过10月2日的票房,成为今年国庆档首部实现单日票房逆跌的新片。10月4日,该片票房依然保持逆跌趋势,但涨幅相比前一天有所减小。
“黑马”影片在假期过半时才上映,打乱了影院的排片计划。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在接受蓝鲸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情况下,国庆档的影片在假期第三天就能基本确定排名,到10月4日后排片基本稳定,只需进行小幅调整。但今年由于缺乏一部绝对的头部影片,“黑马”影片中途加入,导致排片情况“每天都在变化”。部分影片当天表现较好,次日却出现下滑,第三天又有所回升,因此需要根据实时情况不断调整排片安排。
董文欣表示,虽然如《毕正明的证明》这样的小成本电影质量受到业内肯定,但定档仓促,宣发期短,资源有限,无法与传统大制作、老导演团队竞争,导致票房体量小,难以撼动大制作的票房地位。
大IP影片难以成为市场领头羊,而小成本作品又常常口碑不错却票房不佳。董文欣在面临排片难题的同时,也在思考: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依然存在,但如何拍出符合当下观众口味的作品,是电影市场亟需反思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能再沿用老套路,必须推动行业主动变革,要有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董文欣表示。
董文欣表示,要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彻底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另一方面应为新成员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使新生力量能够融入其中。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