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24日 23:47消息,北京拟立法要求楼宇安全员持证上岗,房屋日常检查将成强制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9月24日召开,会议重点审议了《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条例(草案)》。此次立法聚焦当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中的突出短板与薄弱环节,旨在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覆盖全面、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市既有建筑数量持续增长,部分建筑进入老化期,安全隐患逐渐显现。尽管相关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管,但在实际管理中仍存在责任主体不清、检查机制不健全、应急响应滞后等问题。此次条例草案的出台,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回应,体现了城市治理向精细化、法治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草案明确提出“强化风险防范”的具体要求,强调预防为主、源头管控。其中规定,无论是自行管理单位还是受托管理单位,都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和年度综合检查。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将“年度综合检查”写入法规,意味着房屋建筑的安全评估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硬指标”。这不仅提升了管理的规范性,也为后续的责任追究提供了依据。可以预见,未来物业单位和产权人将面临更高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更严格的责任要求。
从公共安全角度看,房屋建筑是市民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此次立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制度补强,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一次升级——即把安全置于发展的优先位置。我们期待该条例尽快审议通过并落地实施,真正实现“住有所安”的民生承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