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10月05日 14:44消息,奥尔特曼亲赴亚洲,力邀台积电、富士康、三星合作,加速OpenAI芯片供应与产能布局,推动全球AI发展。
10 月 5 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正展开一场横跨东亚与中东的密集募资与合作洽谈之旅,旨在为公司迅猛增长的算力需求寻找资金支持与制造合作伙伴。此次行程不仅凸显了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竞争的白热化,也反映出 OpenAI 在技术扩张背后的巨大资源依赖。
自 9 月下旬以来,奥尔特曼已先后在亚洲多地与台积电、富士康、三星以及 SK 海力士等关键半导体产业链巨头举行闭门会谈。消息人士指出,会谈核心议题集中在如何提升 AI 芯片产能,并确保 OpenAI 的芯片订单在供应链中享有最高优先级。在当前全球高端芯片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这种“优先供货”的诉求显得尤为紧迫。
值得注意的是,奥尔特曼并非仅以客户身份出现,而是以战略推动者的姿态敦促这些制造企业扩大先进制程和高带宽内存(HBM)的生产能力。这表明 OpenAI 正试图从被动采购转向更深层次的供应链协同,甚至可能参与未来芯片设计与产能布局的决策过程。这种模式若成功,或将重塑科技公司与晶圆代工/存储厂商之间的传统合作关系。
本周早些时候,三星电子与 SK 海力士已分别与 OpenAI 签署意向书,计划为其全球数据中心供应关键内存芯片,尤其是用于 AI 训练的高带宽存储器(HBM)。这一合作虽尚处初期阶段,但释放出明确信号:顶级 AI 公司正在通过前置绑定产能来锁定未来竞争力。毕竟,在大模型军备竞赛中,算力即权力。
知情人士还透露,OpenAI 近期向投资者及合作伙伴披露,公司预计今年将在租用计算服务器方面支出约 160 亿美元,而到 2029 年,这一数字可能飙升至约 4000 亿美元(按现汇率约合 2.85 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预测令人震惊,也引发业内广泛讨论——如此庞大的投入是否可持续?是否意味着 AI 发展正走向资本高度集中化的“超级寡头”时代?
从行业角度看,奥尔特曼此行不仅是融资行为,更是一次战略布局的外延。他即将前往阿联酋,与潜在主权基金及私人投资人会面,目标直指为 OpenAI 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前沿研发项目筹集长期资本。中东地区近年来积极投资全球科技资产,尤其青睐人工智能领域,此次接触可谓双向奔赴。然而也需警惕,过度依赖少数资本来源可能带来地缘政治风险与治理结构失衡。
总体来看,OpenAI 的这场全球“算力远征”揭示了一个现实:人工智能的竞争早已超越算法本身,演变为涵盖芯片、能源、数据中心和资本的全链条博弈。谁掌握算力命脉,谁就掌握下一代技术主导权。奥尔特曼的行动提醒我们,未来的科技格局,或许将由今天的供应链协议与投资意向书悄然决定。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