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19日 23:49消息,美联储深夜释放鹰派信号,全球市场剧烈波动,股市、汇市应声震荡,投资者密切关注后续影响。
超级赛道迎来爆发式行情。
北京时间9月19日晚,美股盘初,量子计算概念股集体飙升,成为市场焦点。昆腾(Quantum Corporation)股价一度暴涨超43%,收盘涨幅仍维持在34%以上;另一只热门股Quantum Computing盘中涨逾26%,最终收涨超22%。Rigetti Computing、SEALSQ Corp和IonQ Inc等也纷纷跟涨,涨幅介于3%至10%之间。与此同时,美股三大指数全线走强,纳指再度刷新历史新高,科技股强势表现背后,是AI投资热潮的持续升温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共振。
本轮量子计算板块的上涨并非无迹可寻。Rigetti Computing近日宣布获得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为期三年、价值580万美元的研发合同,用于推进先进量子处理器开发。而IonQ Inc则与美国能源部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探索太空环境下的量子技术应用。这两项政府层面的合作释放出明确信号:量子计算已从实验室走向国家战略部署的关键阶段。可以预见,在国防、航天、加密通信等领域,量子技术将逐步进入实质性落地期。
更令人瞩目的是大型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军备竞赛”。据The Information最新报道,OpenAI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额外投入约1000亿美元,用于租用云服务商的备用GPU服务器资源。这一数字是在此前预估2030年前总支出3500亿美元基础上的追加投入,显示出其对算力储备的战略性布局。这种“囤积式”扩张虽有助于巩固市场领先地位,但也引发了行业对GPU资源垄断的担忧——当少数公司掌握绝大多数高端算力时,中小创新企业的发展空间或将受到挤压。
微软的动作更是将这场竞赛推向高潮。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全球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首期项目将集成数十万块英伟达Blackwell GB200 GPU,预计2026年初投入使用。第二座数据中心规模相当,计划于2027年或之后运营。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形容该集群为“连接光纤总长可绕地球4.5圈”的超级工程,其性能将达到当前世界最快超算的10倍。纳德拉更直言这是“开启前所未有级别AI训练与推理能力”的里程碑。这不仅是技术宣言,更是对未来十年AI主导权的宣示。
市场的乐观情绪不仅来自科技企业的激进投入,也得益于美联储政策转向带来的流动性支持。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在最新文章中明确表示,他认为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已超过通胀反弹的风险,因此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这一表态强化了市场对宽松周期延续的预期。毕竟,在通胀趋于温和、就业数据出现疲软迹象的背景下,美联储“先稳就业、再控通胀”的逻辑正在占据上风。
值得注意的是,卡什卡利同时将中性利率估计上调至3.1%,反映出他对长期经济结构变化的审慎判断。他特别警告政治干预可能损害美联储独立性,削弱公众对央行信誉的信任。这一提醒在当下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就在同一天,美联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透露,他在9月议息会议中的低利率预测完全出于个人判断,并未与特朗普沟通,也未表达留任意愿。他的坦率发言凸显了美联储内部对保持政策独立性的高度重视。
然而现实却充满张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请求最高法院允许其在诉讼期间罢免联邦储备理事会理事丽莎·库克,此举直接挑战了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的传统地位。司法部随后向最高法院提出紧急申请,试图推翻下级法院允许库克继续履职的裁决。目前,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已要求库克在9月25日之前就“被立即免职”一事作出回应,暂时搁置了行政命令的执行。这场围绕人事任免的法律博弈,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央行独立性的宪政较量。
在我看来,当前美股的强势并不仅仅是短期情绪驱动的结果,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结构性趋势。一方面,AI技术正从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宽松窗口仍在打开,为高成长资产提供了有利估值环境。但我们也必须警惕其中的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科技巨头的算力分配可能抑制创新多样性,而政治力量对央行政策的渗透则可能动摇金融市场稳定的根基。
尤其值得深思的是,当一家私人企业(如微软)能够建造出性能远超国家超算的AI中心时,我们是否还应仅仅将其视为商业行为?当总统试图通过司法手段罢免央行理事时,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制度的独立性?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范畴,进入了科技伦理与治理框架的新维度。未来的金融市场,或将越来越频繁地面对这类“技术+权力”的复杂命题。
截至北京时间23:10,道指上涨0.07%,纳指上涨0.26%,标普500指数上涨0.1%。前一交易日,三大股指均已创下历史新高。市场正处于一个技术跃迁与制度博弈交织的时代,每一个波动背后,都可能是未来格局的预演。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