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25日 16:18消息,全球粗钢产量7月同比下降1.3%,世界钢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行业面临下行压力,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025年8月25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最新全球粗钢产量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球70个纳入统计的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合计为1.501亿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3%。这一数据延续了全球钢铁行业在经历疫情后复苏波动中的调整态势,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以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从区域分布来看,亚洲和大洋洲依然是全球粗钢生产的主力军,7月产量达1.104亿吨,尽管同比下降1.9%,但其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仍接近73.6%。作为全球钢铁生产的核心区域,中国、印度等主要产钢国的政策调控与市场需求变化对整体走势具有决定性影响。此次小幅下滑可能与夏季高温限电、基建项目节奏放缓以及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有关,显示出传统支柱产业面临的转型压力。
欧盟(27国)7月粗钢产量为1020万吨,同比大幅下降7.0%,创下近年来同期较大跌幅。这一下滑背后,既有能源成本高企、碳关税(CBAM)实施带来的压力,也反映出欧洲制造业外流和工业竞争力减弱的深层问题。在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面临高昂的环保投入,短期内难以平衡成本与产能,值得政策制定者高度关注。
相比之下,北美地区表现亮眼,粗钢产量达到940万吨,同比增长5.8%。这一增长得益于美国《基础设施法案》持续推进带来的钢材需求上升,以及本土制造业回流趋势的初步显现。同时,北美在能源价格相对稳定和产业链重构方面的优势,正在转化为工业生产的实际动能。
中东地区粗钢产量达440万吨,同比飙升27.7%,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这一惊人增幅凸显了中东国家推动经济多元化、摆脱石油依赖的战略成效。沙特、伊朗等国持续投资钢铁产能,不仅服务于本地基建,更意图抢占非洲与南亚市场,未来有望在全球钢铁格局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加乌克兰的粗钢产量为670万吨,同比下降5.1%。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影响该地区工业运行,物流受阻、出口受限以及部分产能闲置,制约了钢铁行业的正常发展。然而,在面临西方制裁的背景下,该地区正加速向亚洲和中东市场转移销售渠道,形成新的贸易流向。
非洲粗钢产量为190万吨,同比下降2.0%,南美为360万吨,下降4.5%,显示出发展中国家钢铁需求增长乏力。这可能与全球资本流动收紧、本地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欧洲国家(非欧盟)产量逆势增长2.6%,达到360万吨,或得益于巴尔干地区部分国家的工业扩张和区域合作加强。
总体来看,2025年7月全球粗钢产量的微降,反映出后疫情时代全球工业增长动能的再平衡。传统钢铁大国面临结构调整,新兴市场则在探索增量空间。在全球碳中和目标日益紧迫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谁能率先实现技术升级与能源替代,谁就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