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20日 04:21消息,国常会推进金融监管升级,修订银行业监管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风险防控。
2023年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听取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同时研究了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具体路径,并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该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强调,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积极回应。此次会议再次释放出中央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号,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长远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同时通过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这一表述凸显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共进。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成果、推进生态修复,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也应成为各级政府履职的重点方向。
在制度保障方面,会议明确要将日常管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机制。这表明未来将在政策细化、执法监管、绩效评估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例如,如何科学设定生态补偿机制、如何强化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环境监测能力,都是下一步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只有建立起权责清晰、激励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本次会议还聚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出制定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被视为完善政府采购体系的关键一步。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也是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务实举措。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特别强调要合理分类设定标准,明确关键组件和关键工序的要求,避免“一刀切”式的保护主义倾向。同时,设置合理过渡期、支持企业提前布局,体现出政策设计的温度与前瞻性。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平衡好开放合作与产业安全的关系,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更令人关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经讨论后获原则通过,即将进入立法程序的下一阶段。近年来,随着金融业态不断创新,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地方债务等风险点逐渐显现,原有监管框架面临挑战。此次修法有望进一步厘清监管职责、强化穿透式监管、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推动形成更加规范、透明、稳健的银行业生态。尤其在当前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总体部署下,健全金融法治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会议指出,银行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和亿万民众的财产安全。推动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尊法、守法、用法,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未来期待修订后的法律能更好适应金融科技发展新形势,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遏制违规经营行为、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与此同时,也要防止监管过度抑制创新活力,需在审慎与包容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除上述议题外,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总体来看,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政策优化与金融风险防控三大主线,既立足当下现实问题,又着眼长远制度构建,展现出本届政府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思维。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其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将持续显现。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