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25日 16:16消息,三部门协同创新,破解林业生态产品抵押评估难题,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林草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要聚焦国家储备林建设、“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强化金融支持机制,推动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助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此举标志着我国在生态金融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体现了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导向。
《通知》强调,要精准对接林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针对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应开发更具适配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林下特色产业发展、原料收储到精深加工,再到产业转型升级、冷链保鲜及物流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将贯穿林业全产业链。通过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券等多种融资工具,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林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为乡村振兴和绿色经济注入新动能。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提出要围绕林业碳汇资源的经营与开发,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抵押价值的评估方法。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评估标准不一、确权难、变现难等问题制约着绿色金融的深度拓展。此次三部门联合推动评估方法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有望打破生态资产“难估值、难抵押、难交易”的困局。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融资服务流程,提升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路径。
从政策导向看,这一通知不仅是金融支持生态建设的具体举措,更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林业作为重要的碳汇载体,其生态价值正被重新定义。金融资源的精准滴灌,将有效激活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多重效益。未来,还需进一步健全林业产权制度、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并加强跨部门协同,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