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暂停8756张充电宝及电芯企业CCC证书,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2024年7月2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已将充电宝及其关键部件锂电池纳入CCC认证管理。目前,部分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充电宝及锂电池生产企业,其3C证书已被暂停或撤销。 此次政策调整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消费者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充电宝作为日常使用频繁的电子产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与人身安全。将锂电池等核心部件纳入强制认证范围,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标准,淘汰不合格产品,推动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同时,这也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未来市场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企业需加强自身合规意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消费品认证处处长张威指出,当前需重点关注“贴牌代工”产品的质量管控问题。随着市场对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贴牌代工模式在消费品领域日益普遍,但其背后的质量隐患也不容忽视。部分企业仅注重品牌营销,而对生产环节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容易导致产品标准不一、安全隐患增多。对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推动建立更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企业也应增强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因代工环节的问题影响整个品牌的信誉。
目前认证机构已暂停充电宝及电芯企业CCC证书8756张,撤销证书609张。
截至目前,充电宝目前持有有效CCC认证证书共计4967张,涉及企业547家;电芯产品有效CCC认证证书数量为26687张,覆盖企业1073家。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摸排辖区内充电宝获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虚假认证、未对获证产品进行有效跟踪检查等违规行为。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充电宝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安全。 此次专项行动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新兴电子产品领域监管的重视,也反映出当前部分企业存在认证管理不严、质量把控不到位的问题。充电宝作为日常高频使用的电子设备,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体验与人身安全。因此,强化对企业认证行为的监督,不仅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更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严格查处擅自出厂、销售以及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伪造、冒用、买卖、转让CCC认证标志的行为。
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指定认证机构,相关部门将依法采取从严、从重的处理措施。 在当前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秩序的背景下,对违规机构实施更严厉的处罚,体现了监管部门维护市场公平与消费者权益的决心。这种做法有助于形成有效震慑,推动认证行业更加透明、合规地发展。同时,也提醒相关机构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不当行为带来严重后果。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