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应急型无人机首次完成台风预警侦察任务,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等地近日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23日,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翼龙应急型无人机于20日和21日连续两天执行台风来临前的预警侦察以及台风过后灾情侦察与应急指挥通信任务。这标志着全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台风预警侦察,开创了“竞速台风、紧随台风”的台风全链条应急模式,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灾害应对的效率,也展现了科技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快速响应,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类似灾害的防控积累了宝贵经验。这种技术与应急机制的结合,是推动防灾减灾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与台风竞速,翼龙应急型无人机穿云破雨,抢占灾害预警先机。在遭遇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该无人机能够灵活调整飞行路径,配备的合成孔径雷达可穿透密集云层和暴雨,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到的侦察数据和图像信息实时传输至省级应急指挥中心,为评估台风灾害风险、提前部署救援力量以及科学制定防洪排涝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紧随台风,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在台风“韦帕”过境的21日,紧随其移动路径深入江门、茂名、湛江等受灾区域,面对能见度极低的恶劣天气,成功识别出道路农田被淹、河水上涨等关键灾情,为前线指挥部提供精准信息支持,助力救援力量投放、生命通道抢通及次生灾害排查。与此同时,该无人机搭载的空中基站设备,有效恢复了受灾区域的公网信号覆盖,累计发送“广东省三防总指挥部无人机救援提示”短信6782条,成为连接灾区内外的重要“空中生命线”。 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救援效率,也增强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这种科技手段的应用,体现了现代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也为今后应对自然灾害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据悉,翼龙无人机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其中应急型专门针对断路、断网、断电“三断”极端情况,用于灾情监测和通信中继等任务。在此次任务中,中航无人机团队保持24小时无间断应急战备值班,成功实现了台风过境前后系统的应急侦察,验证了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在极端台风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实战能力。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实力,也为构建覆盖台风全过程的灾害应急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了防灾减灾救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从技术角度看,翼龙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体现了我国在高端装备研发方面的持续突破。这种能够在“三断”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对于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在灾害应对机制上正逐步向智能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为未来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