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21日 14:19消息,A股新纪录!上纬新材连续9个20cm一字涨停,创历史新高。
7月21日早盘,上证指数报3549.89点,上涨0.44%;深证成指报10945.76点,上涨0.29%;创业板指报2279.83点,微涨0.12%。从整体走势来看,三大股指均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尽管涨幅不大,但这种温和的反弹可能反映出投资者对后市仍抱有期待,尤其是在政策面和经济数据尚未出现明显利空的情况下,市场存在一定的支撑力量。不过,短期内市场的波动性依然值得关注,需结合后续消息面和资金动向综合判断。
雅下水电概念股全面走强,水泥、机械等传统基建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宇树机器人、创新药等相关概念也持续活跃。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传统基建板块的强势上涨反映出政策支持与经济复苏预期的双重推动。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相关行业有望进一步受益。而机器人、创新药等新兴领域的热度,则体现出市场对科技与产业升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整体来看,市场资金正在向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和政策红利的领域集中。
盘中,券商板块出现异动上涨,华林证券股价上涨近8%,中银证券涨幅接近6%,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以及中信证券等个股也纷纷跟涨。
上纬新材9连板
今日,上纬新材(688585)今日开盘再次以20%的涨幅涨停。该股已连续9个交易日出现一字涨停,创下A股“20cm”一字连板的新纪录,累计涨幅超过400%。最新股价为40.16元/股,最新总市值达到162亿元。
2023年2月2日至2月13日,中航成飞曾创下连续8个“20cm”一字涨停的纪录。如今,这一纪录被上纬新材打破。 从市场表现来看,连续多个“20cm”涨停不仅是对公司基本面的认可,也反映出投资者对相关行业或企业未来发展的强烈预期。上纬新材此次突破纪录,或许意味着其在技术、产品或市场布局上具备独特优势,值得持续关注。不过,股价的快速上涨也需警惕短期炒作风险,投资者应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具身智能企业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
7月10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指出,本次交易所涉及的事项尚需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同时可能还需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批准程序。此外,还需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合规性意见,并在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目前,相关审批程序是否能够通过及具体时间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次股份协议转让能否最终完成仍具有不确定性。
上纬新材于2020年9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现已成为全球环保耐蚀树脂的重要供应商。此前,上纬新材曾对外表示,在机器人领域,主流材料主要为热塑性树脂和金属材料,而公司的热固性树脂尚未被广泛采用。其热固性树脂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而人形机器人则更多使用热塑性树脂。
雅下水电概念爆发
雅下水电概念盘初冲高,个股掀涨停潮。截至发稿,基康技术、五新隧装、苏博特、中国电建、西藏天路、保利联合、高争民爆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正式开工。该工程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工将对西藏地区的民爆需求产生显著拉动作用,那些在西藏拥有炸药产能及相关业务布局的企业有望从中获益。 从长远来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不仅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区,其水电开发对提升区域电力供应、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水电工程的启动,或将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市场机遇。
另外,机器人概念活跃,长盛轴承、万源通、景兴纸业等个股涨停或涨超10%,中大力德、江苏雷利、鸣志电器、绿的谐波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上,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宇树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工作,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同时,智元机器人宣布将于7月27日联合德马科技,在WAIC 2025智元机器人展台展示全球首个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物流作业系统。
早盘,钢铁板块近期表现强势,西宁特钢、八一钢铁股价涨停,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酒钢宏兴等个股也纷纷跟涨,显示出市场对这一行业的积极预期。 从当前市场走势来看,钢铁板块的上涨可能与政策支持、需求回暖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有关。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有所回升,这为钢铁企业带来了业绩改善的契机。同时,部分企业通过优化生产结构、提升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不过,行业仍面临环保压力和成本控制等挑战,未来走势还需持续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
消息面上,中钢协于7月15日在成都召开钢铁工业规划部长会议,会议强调要持续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并畅通退出机制,以防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加剧,同时致力于打破“内卷式”竞争局面。 当前,钢铁行业在经历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产能控制与市场活力,成为关键课题。过度的产能扩张不仅影响行业效益,也加剧了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此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即未来政策将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而非单纯追求规模增长。通过优化产能结构,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必要路径。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