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19日 11:16消息,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外卖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进行了约谈,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活动,理性开展市场竞争,共同打造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及平台企业多方受益的良好生态,推动餐饮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澎湃新闻评论:
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有赢家吗
“万物皆可外卖”,规模庞大的即时零售正在重塑消费市场。
表面上看,激烈的竞争本应为市场注入活力,让消费者享有更丰富的选择。然而,从长期来看,若市场因过度竞争陷入无序的“内卷”,偏离价值规律,无论是平台、商家,还是骑手和消费者,最终都难以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从市场反馈看,商家,尤其是不少中小商家正在成为外卖大战的“第一批受害者”,虽然每天接单量有所上涨,但实际收益并未明显增加,还有赔本亏损的情况。据不少商家反映,如果上调产品价格,便会收到平台通知,甚至会被处罚;如果不参与活动,就得不到高流量,难以被顾客看到。
“外卖大战”进一步加剧了一线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例如,许多商家在订单激增的情况下出现“爆单”现象,导致店员工作压力巨大,甚至有人感到“崩溃”。虽然单量的增加让部分骑手获得了短期收益,但随着越来越多骑手进入市场,一旦平台补贴减少,个体骑手的接单量和收入将面临明显下滑的风险,这预示着行业潜在的不稳定性正在加剧。 我认为,这种发展模式虽然短期内推动了行业发展,但也暴露出平台经济中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平衡,是整个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方向。
消费者表面上看似是高额补贴的受益者,但实际上可能面临订单处理延迟或积压的问题,同时还有商品质量下降、掺假等风险。此外,“一天喝三杯奶茶”并不是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许多店铺中出现了无人认领的商品,最终只能被丢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对于各大头部平台企业而言,单纯依赖存量竞争并非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无限制的“烧钱”行为,只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扰乱产业链和市场环境的稳定,最终难以持续下去。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但在外卖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各方“卷”的不该仅仅是价格,而应聚焦于自身的转型升级。例如,平台应加强商品质量的监管,确保消费者吃得安心、用得满意;通过合理的佣金机制,帮助商家提升盈利空间;同时为骑手提供更稳定的工作收入和更全面的保障,使其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商业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优质服务的竞争,这才是赢得消费者长期信赖的核心。正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倡议中所指出的,即时零售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典范,其核心价值在于便捷、品质和效率,而不是由资本推动的价格炒作。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