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14日 11:32消息,静安推出首个海外人才惠才包,上海静安城市之夜开幕,助力人才发展与城市融合。
上海静安城市之夜暨2025年上海静安“申”活节的开幕式日前在利园举行。
本次活动以“从世界到静安”为主题,邀请了国家级和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静英”人才代表、全球服务商企业人才代表、全球知名高校校友会负责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外籍朋友。活动核心亮点聚焦于三个“国际化”——人才集聚的国际化、资源链接的国际化以及人才服务的国际化,全面展现静安吸引和聚集全球人才、建设国际人才枢纽的规划与布局。
活动现场,贝恩创效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仕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蓝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专业服务业机构被认定为新一批“全球创新生态伙伴”,进一步拓展了静安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的全球引才网络。未来,这些机构将在国际人才交流、海外资源对接、国际项目合作以及企业出海服务等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和专业的支持,助力区域国际化发展。 我认为,此次新增的“全球创新生态伙伴”不仅体现了静安在构建国际人才引进体系方面的持续努力,也反映出其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战略定位正在不断强化。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静安能够更有效地连接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合作模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活动充分挖掘静安人才朋友圈的资源优势,邀请国际知名电影制片人、策展人马可·穆勒以及中国“九球天后”潘晓婷参与“上静微访谈”。在访谈中,他们围绕生活细节与工作环境展开交流,生动展现了静安作为国际化城区的独特魅力。 在我看来,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与知名人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进一步凸显了静安在文化与人才方面的吸引力。通过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分享他们的体验,能够更立体地呈现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与发展潜力。这种形式的交流,有助于增强外界对静安的认知与认同,也为区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链接全球顶尖校友资源,汇聚校友智慧与力量,静安区人才工作局发起成立“静安繁星联盟”,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6所世界名校上海校友会成为首批成员单位。未来,联盟将依托各校友会资源,助力静安打造集人才引进、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活动当天,静安区首批“国际体验官”正式组建。这些来自在沪外籍人士代表,将深度参与静安的公共服务体验、政策评估以及城区形象宣传工作。他们将发挥自身优势,扮演涉外服务的“啄木鸟”、政策实施的“考评员”、静安魅力的“代言人”和城市发展的“洋参谋”,为静安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友好城区建言献策。 这一举措体现了静安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更加注重多元声音的融入与反馈机制的完善。通过让外籍人士直接参与城市治理与形象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包容性与专业度,也能增强国际社会对静安的认知与认同。这种开放、互动的模式,是构建现代化国际城区的重要一步。
为提升海外人才在上海的工作与生活便利性,静安区推出本市首个针对海外人才的惠才包,其中包含专门为外籍人才量身打造的《国际静安生活指引》,内容从工作到生活,细致涵盖各类实用信息。同时,首次发布的英文版《“静英”人才服务手册》系统介绍了静安在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以及创业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措施,为海外人才提供一站式了解静安工作与生活的窗口。 这一举措体现了上海在吸引国际化人才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务实行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区域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为外籍人才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提供多语种的服务资料,静安进一步展现了其作为国际化城区的包容性和服务意识,值得肯定与推广。
活动正式启动2025年上静“申”活节,未来一个月内,将围绕“创新静安”“蓬勃静安”“活力静安”三大主题,推出近20场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内容吸引人才,展现区域产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助力打造一个备受全球创新者青睐的高品质城市。 在我看来,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静安区在创新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活动内容,静安正逐步构建起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