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28日 12:32消息,上海医药豪掷1.43亿获财务公司10%股权,一季度营收增长但净利下滑,百亿商誉隐现风险。
上海医药(601607)近日发布公告,宣布拟以自有资金约1.43亿元收购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上实集团财务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对财务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30%提升至40%,但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此次股权增持被视为上海医药进一步强化对关联金融机构控制力的重要举措,也显示出其在资金管理与投资回报方面的战略布局正在逐步深化。
公告显示,上海上实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资产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表现稳定。作为一家依法合规运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主要为成员单位提供委托贷款、债券承销、票据承兑等金融服务。自2016年起,该公司坚持每年实施现金分红,累计已向股东分配利润约2.3亿元人民币。从投资回报角度看,这笔交易无疑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上海医药通过提升持股比例,不仅有望获得更可观的分红收益,也将增强其在财务公司重大决策中的话语权,提升集团整体资金运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上海医药2025年内的首次并购动作。今年年初,公司曾公告拟以9.95亿元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的股权。截至4月25日,该交易已完成交割,上海医药合计持有上海和黄药业60%的股权,并正式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上海医药正通过持续的资本运作,巩固其在核心子公司中的主导地位,强化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力。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内生+外延”并举的发展策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抗风险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医药是一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产业集团,注册资本达37.03亿元,主营业务涵盖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两大板块,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及终端配送等领域均拥有较强竞争力。然而,近年来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合规管理与内部治理方面的挑战。
今年年初,上海医药下属公司信谊联合收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信谊联合与其他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1.15亿元,并处以2023年销售额10%的罚款,在依法减轻80%后,实际罚款金额为5034万元,罚没款合计高达1.66亿元。这一处罚力度之大,在医药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暴露出部分医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仍存在合规意识薄弱的问题。尽管反垄断执法已趋于常态化,但个别企业仍试图通过价格联盟等方式获取短期利益,最终付出沉重代价。值得肯定的是,上海医药在事后迅速作出回应。公司总裁沈波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已深刻认识到垄断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将全面开展风险排查,进一步健全合规管理体系,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这显示出企业在面对监管压力时的态度转变——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整改,是企业治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从业绩表现来看,上海医药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7.6亿元,同比增长0.87%;归母净利润为13.33亿元,同比下降13.56%。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的背后,或与高企的成本压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前述巨额罚款的影响有关。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商誉高达111.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62.23%,财务杠杆处于较高水平,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其长期偿债能力与资产质量。
不过,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5.08亿元,同比增长约52%。若该预测兑现,将显著扭转一季度利润下滑的趋势,反映出公司在主营业务改善、投资收益增长或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可能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对上海和黄药业并表带来的利润增厚效应,或成为业绩大幅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总体来看,上海医药正处在一个战略调整与合规重建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股权收购强化对优质资产的控制,提升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在直面监管挑战,重塑企业合规文化。未来,如何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守住合规底线,如何在高负债环境下保持现金流稳定,将是决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的利润波动或许不必过度担忧,但对企业治理质量的持续关注,应成为投资决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