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支持促进第二期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落实,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新华财经北京7月16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相关情况。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表示,第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三年行动已顺利完成,取得的成果可以用“三个突破”来概括。 从政策延续性来看,第二期三年行动的推出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问题持续关注和系统推进的决心。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巩固前期成果,也为未来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推动残疾人就业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整体社会包容性的关键环节。
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2022至2024年,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64.8万人,三年间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提升了4.8%。这一数据反映出国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也展现了政策落实与社会支持的不断加强。残疾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人生活状况,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仍需在就业机会、技能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第二个突破是残疾人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年来,共对城乡残疾人开展实名制培训142.7万人次。
第三个突破是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五年保持在85%以上。
李东梅表示,第二期三年行动也可以用一个关键词形容,那就是突出了“三个更”:
首先是参与的部门范围更广。新增了文旅、工信等5个部委共同推进,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合力促进残疾人就业。
其次是目标更加精准。在就业帮扶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农村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差异化支持,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提升帮扶实效。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群体,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服务,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真正实现扶真贫、真扶贫。
再次是措施更加聚焦。专设了“权益保障”“辅助性就业”等专项行动,围绕制约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打出组合拳,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中的急难愁盼。
她表示,下一步,中国残联将推进落实三年行动的各项政策措施,督促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更加具体和完善的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大在残疾人就业和增收方面的支持力度。
其次,凝心聚力,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残疾人就业服务供给渠道。
第三,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系统,为推动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加精准和具有针对性的支持。充分发挥就业相关工作的协调机制作用。
第四,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活动、爱心助残义卖系列活动以及助残就业专场招聘会等,积极营造更加包容的就业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