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将于11月停止向中国市场供应途锐车型,引发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思琳 报道
《21汽车·一见Auto》从多位了解大众中国内部情况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大众中国计划于今年11月停止向中国市场供应途锐车型。
途锐,作为大众本世纪初用来冲高的车型,途锐长期以来承担着品牌旗舰和门面担当的角色。自问世以来,已走过近30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改款。第三代途锐于2018年正式发布,与保时捷卡宴、兰博基尼Urus、宾利添越等豪华SUV一样,均基于MLBEvo平台打造。 从市场定位来看,途锐的持续进化体现了大众对高端市场的重视。尽管近年来豪华SUV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途锐凭借其品牌背书和技术平台的支持,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不过,在品牌溢价和产品力方面,它仍需面对来自豪华品牌的强劲挑战。未来,如何在保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将是途锐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大众将对中国市场停止供应途锐,主要因为该车型在中国市场销量不足。
途锐,曾是大众品牌所有进口车型中价格最高的一款,凭借12缸发动机和5.9秒破百的性能,售价高达158万元,曾在巅峰时期实现月销量突破万辆。
近几年,该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持续下调,目前起售价已降至50.88万元,但销售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根据懂车帝的数据,2024年该车型在中国共售出6543辆,今年以来月均销量约为300台,其中销量最好的月份是今年5月,销量接近400台。
一位接近进口车业务的知情人士表示,途锐作为一款已存在近30年的车型,目前正处在产品周期的末期。“改款速度较慢、性能有所下降,导致其市场竞争力减弱。” 从市场角度来看,途锐曾经凭借出色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在高端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更具科技感和动力表现的新车型,途锐若不能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其市场份额或将持续受到挤压。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保持产品的持续创新与技术迭代,已成为维持品牌活力的关键因素。
由于销量不佳,大众汽车决定停止向中国市场供应该款车型,这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对经营负责的体现。“但与其他停产的进口车型一样,中国区仍然继续提供途锐的售后服务。”一位接近大众中国销售体系的知情人士补充表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