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11日 19:15消息,销量占比超七成,自主汽车品牌加速超车,引领市场新趋势。
8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汽车产量为259.1万辆,销量为259.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企业安排年度设备检修,导致产销节奏有所放缓,环比出现季节性下滑。从行业市场环境来看,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行业整治“内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企业不断推出新车型,共同推动车市平稳运行,使得2025年7月的产销数据实现同比增长。
尽管7月车市销量环比出现季节性回落,但中国汽车品牌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分类数据来看,今年7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29.3万辆和22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7%。在整体销量增长的背后,中国品牌成为重要推动力。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60.4万辆,同比增长21.3%,销量占有率达70.1%,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其中,轿车、SUV和MPV的销量占有率分别达到64.9%、73.7%和68%。中汽协相关人士指出,不论是环比还是同比数据,中国品牌在轿车、SUV和MPV领域的销量占有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当前市场表现看,中国品牌的持续发力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反映出其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尤其是在SUV和MPV等细分市场中,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这一趋势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未来有望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为757.33万辆,占整体市场的38.44%。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推动国内车市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达到691.3万辆,同比增长32.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49.9万辆,同比增长30.9%。另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车企占据了总量的95.1%。排名前两位的是比亚迪和吉利,两者市场份额合计超过42%。
在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的同时,中国品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的交付量超越理想汽车,夺得半年销量冠军,并在今年7月销量突破5万辆,重新登上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与此同时,今年7月问界和小鹏汽车的销量也超过理想汽车,分别位列新势力销量第二和第三。除排名变化外,7月小米汽车销量超过3万辆,蔚来汽车销量为2.1万辆,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品牌正加快步伐进军海外市场。数据显示,今年7月汽车出口量达到57.5万辆,同比增长22.6%。其中,在整车出口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奇瑞出口量为11.9万辆,同比增长31.9%,占整体出口量的20.7%;比亚迪出口量为8.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车企。据悉,包括长城、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在内的多家中国品牌正在积极布局海外的研发与生产基地。
事实上,中国品牌正在将竞争压力传导至全球同行。“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够击败世界上大部分竞争对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直言,他认为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并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不俗的成绩。 中国车企近年来凭借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也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逐步打开局面。这种崛起对传统汽车强国构成一定挑战,也促使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车企或将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