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车企公布7月销售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近期,多家车企相继公布7月份汽车销售数据。总体来看,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品牌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自主品牌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球化布局持续领先,而新势力阵营则面临洗牌,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自主车企规模优势凸显
在2025年7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以34.43万辆的销量依旧位居行业首位。尽管同比增幅仅为0.6%,但今年累计销量已接近250万辆,显示出持续增强的规模效应。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7月份其乘用车及皮卡在海外的销量达到8.02万辆,同比增长159.5%。
2025年7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3.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4.2%,实现今年第七个月的连续增长;截至当前,今年累计批售量为239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板块成为推动上汽集团增长的主要动力。7月份,自主品牌车辆销售21.4万辆,同比增长39.4%;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1.7万辆,同比增长64.9%。
吉利汽车集团7月份实现销量23.77万辆,同比增长58%,已连续11个月保持月销突破20万辆的强劲态势。其中,新能源车型表现尤为亮眼,单月销量达13.01万辆,同比增长120%,新能源产品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高达55%。 从数据来看,吉利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领域均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板块的高速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对绿色出行需求的持续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企业战略调整的有效性,也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加速进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7月份整车销量突破25.24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同比激增129.03%,增速在主流车企中名列前茅。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月份汽车销量达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其中出口汽车11.91万辆,同比增长31.9%,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7月份销量超21万辆,新能源销量达7.9万辆,同比增长73%。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月份汽车销量为10.44万辆,同比增长14.34%;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3.46万辆,同比增长43.27%。
新势力车企发力细分市场
新势力阵营在7月份迎来显著的格局变化,零跑、小鹏等汽车品牌凭借爆款产品实现跨越式增长。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7月份销量达到5.0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6%,首次月销量突破5万辆,并连续五个月稳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精准的产品布局,尤其是7月份推出的全新C11以及B系列首款轿车B01,共同构建起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凭借高性价比迅速赢得市场关注。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表示“年销百万辆是车企生存基础”,如今这一目标正通过规模效应逐步实现。 从当前表现来看,零跑汽车在产品力与市场策略上的持续优化,为其赢得了更多消费者认可。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其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或将更具优势。
小鹏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在7月份创下单月交付量的新高,当月汽车销量达到3.6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29%,环比增长6%。今年1至7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已达到23.39万辆,同比增幅达270%。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新势力中的最大黑马,首款SUV小米YU7的交付推动其7月份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大关。该车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市场热度远超首款车型小米SU7。6月中旬竣工的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7月份试点投产,有效缓解了此前的产能问题。
蔚来集团在7月份实现汽车销量2.10万辆。从品牌结构来看,蔚来主品牌交付量为1.27万辆,乐道品牌交付5976辆,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辆。蔚来集团董事长李斌宣布将推出第三代ES8、乐道L90以及L80三款大型纯电SUV。其中,乐道L90已于8月1日在全国开启交付,全新ES8预计将在8月下旬发布,有望通过产品升级推动销量回升。
曾经的“销冠”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想汽车)在7月份面临压力,汽车销量为3.07万辆,同比下降近40%。
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在市场中表现亮眼。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汽车7月份销量达到2.72万辆,同比增长62%;阿维塔7月份销量为1.01万辆,同比增长178%。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7月份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02%;奕派汽车销量达到2.79万辆,同比增长70.9%。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极狐汽车7月份销量为0.94万辆,同比增长50.35%。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极氪与领克两个品牌合计交付量达4.42万辆。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从市场布局来看,自主品牌更侧重于覆盖全价格区间并推进国际化发展。比亚迪、吉利等企业通过构建多品牌体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并加快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而新势力车企则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突破,如零跑、小鹏通过高性价比车型实现销量快速提升,小米汽车则借助其生态链优势打开市场,理想和蔚来则在高端市场探索差异化的竞争路径。”
随着8月份小鹏全新P7、吉利银河A7、岚图知音等新车陆续上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呈现出更加激烈的态势。 从当前市场动态来看,各大品牌纷纷加快产品更新节奏,试图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新车型的密集推出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也预示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升级、价格调整以及用户体验优化将成为车企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未来,谁能更好地平衡性能、成本与智能化体验,谁就更有可能在这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樊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即将到来的818购车节、成都车展等,对于终端销量会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消费者购车需求或逐步释放。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