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31日 13:19消息,长安集团布局智能汽车新赛道,聚焦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与具身智能技术发展。
靴子落地。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这距离长安与东风两大汽车集团的重组计划中止,以及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汽车业务独立运作,仅过去了55天。
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官网信息显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7日完成正式注册,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同一天,长安汽车近日宣布,其间接控股股东将由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此次调整标志着长安汽车在集团架构上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战略协同能力。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动有利于强化长安汽车在汽车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体现了国有资本在推动企业整合与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为。
这意味着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为第三家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汽车类中央企业,与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其地位与兵装集团相当。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网站的央企名录已经完成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入列,序号为73。这也是继新增的中国雅江集团之后,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新长安以新央企的身份正式亮相,除了名称和总部已经明确外,同一时间,新汽车集团的领导班子也正式公布。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的《3户中央企业10名领导人员职务调整》文件显示,朱华荣被任命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担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并被提名为总经理人选;其他班子成员包括谭本宏、贾立山、邓威、邓跃明、王锟、蒲星川等。 从此次人事安排来看,新长安汽车集团在管理层配置上显得更加规范和专业,体现了央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朱华荣作为新任董事长,其丰富的行业经验或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赵非的提名也显示出对年轻干部的重视,有助于推动企业结构优化与管理创新。整体来看,这次调整不仅明确了组织架构,也为新长安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安汽车于7月29日午间发布重组进展公告,并定于7月30日下午召开投资者说明会。截至29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收13.27元/股,总市值为1316亿元。
名字一样,地位变了
在新的汽车央企从兵装集团分拆、独立并完成重组的过程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我认为,此次重组不仅是企业结构的调整,更是行业整合与战略升级的重要一步。随着央企体系的不断优化,企业名称背后所承载的职能和定位也必然随之演变。这种变化反映了国家在汽车产业布局上的深思熟虑,也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专业化与集约化。
6月23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已接到控股股东通知,其名称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并已取得新的营业执照。 此次更名反映出企业战略方向的调整,可能预示着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领域将有新的布局。从“长安汽车集团”到“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名称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品牌定位的升级,也传递出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的信号。这一变动值得持续关注,未来其在行业中的发展动向或将更加引人注目。
更名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即“旧长安汽车集团”)是兵装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兵装集团旗下长安汽车、江铃汽车等8家整车企业及20余家零部件公司整合而来。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又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其中,重庆长安汽车作为最大的整车资产被纳入旗下。
2010年后,中国长安逐步减少对整车业务的直接经营管理,转而推行“集团管控资源协同”的发展模式;重庆长安汽车则专注于市场化的整车制造与运营。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是重庆长安汽车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99%;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则通过中国长安和南方工业,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长安汽车36.82%的股份。 从企业战略调整来看,中国长安的转型反映出大型国企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演变,即从全面参与经营转向更注重资源整合与战略引导。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但也对集团内部的协调机制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重庆长安作为核心业务平台,其市场化运作能力的增强,也体现了企业在新时代下的适应性与竞争力。
业内人士透露,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主要是要为新汽车央企“让路”。
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即“新长安集团”)与原来的长安集团相比,虽然名称保持不变,但其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新长安集团已成为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汽车中央企业,其主要组成部分将围绕长安汽车进行建设,旗下共有117家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更名后的“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将作为核心零部件业务,与现有的长安汽车整车业务及其他公司一同并入新成立的汽车央企。长安汽车表示,上述工商变更事项不涉及该股东持股数量及持股比例的变动,对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活动不构成影响,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央企改革新趋势
新长安集团的成立,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一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的整合正在不断加快。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关于中国汽车央企重组的传闻不断,反映出行业在变革中的调整与重构。 在我看来,此次重组不仅是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应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的战略选择。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有助于增强企业在核心技术、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为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2024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中表示,国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与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相比仍有差距。为此,将调整相关政策,对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单独考核。
今年1月,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性采取措施,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包括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在业内看来,过去央企汽车集团常因机制僵化而错失市场机会,而新组建的长安集团则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来激发企业活力——长安科技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阿维塔已启动上市准备工作,这些措施将推动企业建立更加灵活的决策机制和更高效的激励体系。“更重要的是,透过‘新长安集团’的概念,其核心是一场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展开的结构性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企业重组,这是针对央企汽车产业的一项战略性重大举措,旨在通过现代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新能源科技集团和品牌。这不仅对汽车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件积极的事件,朱华荣曾在5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这一举措也有利于长安汽车的未来发展。
他表示,长安汽车将借助此次发展的契机,充分把握各项政策支持,积极利用重组带来的各种机遇。他强调,此次重组将更有利于长安汽车未来的国际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发展,同时不会影响长安汽车原有的战略技术方向及品牌调整计划。“长安将继续坚持既定的发展方针和战略规划。”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成立的中央企业将重点发展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型生产力,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出行新生态,并加快全球化布局,积极推进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及欧洲五大区域市场的拓展。
长安的发展,无论采取何种策略,始终以稳健为前提。朱华荣在股东大会上曾表示,作为一家拥有163年历史的企业,必须对100多万产业链从业者负责,只有稳,才能走得更远。在确保稳健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推动前进。 从当前的行业环境来看,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注重风险控制与可持续性。长安的这种发展思路,体现了对历史责任和未来发展的双重考量,也反映出其在行业中的成熟与担当。稳健并非保守,而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定力,实现长远目标。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