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14日 07:39消息,华为智驾技术助力奥迪,油车能否重启黄金年代?深度解析智能汽车未来趋势。
“真正的智能平权是油电同权。”在一汽奥迪A5L、Q6 Le-tron家族上市发布会上,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Michael Arndt)用中文发表了10句话,其中这句话引发广泛关注。 从当前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车型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而“油电同权”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出车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它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平等竞争,更涉及消费者权益、使用成本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平衡。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和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燃油车在续航、补能效率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推动油电车型在价格、配置、服务等方面的公平对待,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多元的市场生态。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智能化被普遍认为是电动车的专属特征,而燃油车则被认为与智能技术无缘。这种观点也成为了新势力品牌在营销中针对传统汽车品牌的重要切入点。 在我看来,这种将智能化与电动车绑定的叙事虽然有一定现实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燃油车在内的传统车型同样具备实现智能升级的可能性。未来,智能化不应再成为区分电动车与燃油车的标签,而是所有车辆共同发展的方向。
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燃油品牌试图让用户享受到智能驾驶的体验,传统豪华品牌中,奥迪显然走在了前列。近日,在“油电同智”战略的推动下,奥迪正式推出两款战略车型——全球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燃油车A5L,以及基于PPE电动平台的首款产品Q6Le-tron家族。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奥迪在智能化转型上的积极布局,尤其是在燃油车领域引入先进智能驾驶技术,具有重要的行业意义。 从市场角度来看,奥迪此次举措不仅展示了其在技术整合方面的实力,也反映了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敏锐洞察。将华为智驾系统引入燃油车型,意味着奥迪正在打破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在智能化层面的界限,为用户带来更全面的驾驶体验。这种“油电同智”的策略,或将引领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这两款车型均配备了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采用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感知方案,能够支持高速和城市道路的辅助驾驶,以及复杂环境下的自动泊车等功能。
“一汽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9年。”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车BU营销服务副总裁冷江涛进一步介绍,“双方团队历经1000多天的协同努力,成功将奥迪的德国工艺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百年汽车制造基因的智能化升级。”
但与岚图、阿维塔等同样搭载华为乾坤智驾系统的车企相比,奥迪与华为的合作进程更为漫长。从确定合作到首款产品实现量产,双方耗时超过五年。对此,李凤刚表示:“我们很早就决定要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展开合作,以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而合作需要一块良好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好土壤”是指全新的平台。一位智能驾驶研发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比新能源,油车上智驾,痛点之一是 电气架构的局限。电动车的电气架构通常采用集中式或域控制架构,而燃油车大多采用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无法满足中央集中式控制,难以支持OTA。
冷江涛解释,得益于“油电同智”战略,奥迪推出了全新的PPE豪华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E³1.2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技术,为与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奥迪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布局愈发清晰。通过“油电同智”战略,不仅实现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型的技术协同,也为智能驾驶系统的集成提供了更高效的平台支持。E³1.2架构的引入,标志着奥迪在电子电气系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进一步增强了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力。而与华为乾崑智驾的合作,则是双方在智能驾驶领域深度融合的体现,有助于推动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落地。
E³ 1.2 电子架构,是奥迪与CARIAD合作开发的成果,其从传统的分布式电子架构升级为域控制器电子架构,可同时应用于PPC豪华燃油平台车型和PPE豪华纯电平台车型。自此,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将共享相同的智能化"大脑"。
目前,燃油车仍是奥迪的基盘。财报显示,2024年奥迪纯电动车销量只占全球总销量的9.7%。其中,一汽奥迪去年累计销量为61.11万辆,其中国产燃油车为55.01万辆,燃油车占比超过九成。今年6月,奥迪更是撤回其2033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不再设定燃油车的终止时间。
若A5L能够证明油车也可以拥有媲美电车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则有助于缓解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伤及燃油车基本盘的焦虑。
而一汽奥迪电动化时代的转型野心,交由Q6L e-tron实现。
早期奥迪国产的纯电SUV,来自大众MEB平台,后者是燃油平台。用旧平台硬改电动车会出现续航短、空间小、智能体验差的问题。而Q6L e-tron家族告别了“油改电”,成为PPE豪华纯电平台的首款产品。为了解决续航痛点,其与中国伙伴宁德时代合作,搭载了107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与全域800V高压平台。
两款战略车型各具定位,Q6Le-tron的限时售价为34.88万元至39.88万元,与近期上市的理想i8、蔚来ES6等新势力代表车型形成直接竞争。而A5L的官方售价区间为23.98万元至28.98万元,虽然价格低于传统豪华B级燃油车,但凭借与华为的合作,在智能化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借助这两款车型,奥迪在25万至40万元的豪华车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竞争力。 从市场布局来看,奥迪此次推出的产品不仅瞄准了消费者对智能科技的期待,也试图在价格上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固有认知。Q6Le-tron的定价策略显示出其对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重视,而A5L则更注重性价比与智能化体验的结合。这种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有助于奥迪在激烈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表示,奥迪将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推出全新的内燃机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系列。其中,2025年和2026年将是奥迪燃油车型的重要阶段,多款换代燃油车已陆续发布或即将推出,包括全新一代奥迪A5、全新奥迪A6、全新Q7以及全新Q3。
奥迪在中国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产品布局。从基于PPE平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到基于PPC平台的燃油车型,两者同步推进,形成合力。这充分体现了奥迪果断的战略决策,以及对中国市场长期坚定的承诺。”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表示。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