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08日 23:44消息,余承东亲授智界进化秘诀,百亿投入开启智能汽车新纪元,未来出行由此引爆。
重振智界的决心,再次被奇瑞和华为提上战略议程的重中之重。
今日,新款智界R7与智界S7已正式开启小订通道。据智界官方披露,两款新车在预售开启仅1小时后,小订订单量便突破一万台,展现出市场对智界新车型的初步认可。这一数字虽未公布最终转化率,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已属亮眼表现。
然而,真正释放强烈信号的并非仅仅是新车发布,而是8月7日奇瑞与华为签署的“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该协议明确智界将走向独立运营,并计划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组建规模达5000人的研发团队。更关键的是,华为将在产品定义、制造、销售及服务全链条中掌握主导权。这一合作标志着智界从“贴牌代工+技术赋能”的模式,迈向“深度绑定、体系重构”的新阶段。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实现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这是鸿蒙智行旗下首个拥有独立法人实体的品牌,意味着智界不再只是合作项目,而是具备独立运营能力的战略实体。奇瑞方面已将智界列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资源投入不设上限,并已暂停星纪元MPV项目,原团队转投智界研发。这种“断腕式”的资源倾斜,反映出奇瑞在电动化转型压力下的战略押注。
此外,智界将设立上海与深圳双设计中心,强化全球化设计能力。这一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美学与用户体验,也显示出其试图摆脱传统车企思维、向科技品牌转型的野心。从组织架构到资金投入,再到人才配置,智界正在构建一个类“新势力”的运营体系,而华为正是这套体系的核心驱动力。
此次合作的本质,是华为智能化能力与奇瑞整车制造经验的深度整合。华为提供包括鸿蒙座舱、ADS 4.0高阶智驾系统在内的核心技术,而奇瑞则输出其在车身工程、供应链管理及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积淀。这种“科技+制造”的组合本应是天作之合,但过去一年多的合作却充满波折。正如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所言,当前模式可称为“纯血鸿蒙”,意味着华为对产品全流程的深度掌控已成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对智界团队的实际控制力正在显著增强。余承东亲自点将,从华为体系内调派数十位曾打造爆款产品的专家进驻智界,覆盖造型设计、供应链、质量品控等关键岗位。智界现已全面引入华为的管理体系,从研发测试到制造交付,再到销售服务,每一个环节均由华为主导。这种“全链路复制”华为模式的做法,虽能快速提升效率与标准,但也对原有车企组织文化形成巨大冲击。
事实上,自双方合作以来,智界便屡陷争议。交付延迟、品牌定位模糊、内部资源争夺等问题频发,直接影响了市场信心。智界S7在过去一年内三次上市,伴随降价增配等营销手段,仍未能扭转销量颓势。根源在于初期工厂迁移、供应链磨合不畅,以及双方在节奏与决策上的不协同。尹同跃曾在2024年广州车展坦言:“跟余承东、华为合作一年多,不只是痛苦,是革命。”这句话既道出了传统车企转型的阵痛,也揭示了与科技巨头深度绑定的巨大挑战。
早在2023年4月,奇瑞便已宣布将智界列为第一优先项目,并成立独立品牌事业部。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仍有鸿沟。由于奇瑞整体产能紧张,内部项目“打架”现象频发,尹同跃曾无奈表示:“股东让多花点钱让余承东多给项目,就得减少一些奇瑞的项目。”这种资源博弈,暴露出传统车企在面对新战略时的结构性困境——既要保现有基本盘,又要为未来烧钱铺路。
进入2024年,智界独立的步伐愈发清晰。5月召开专网渠道招募大会,启动独立销售网络建设;7月正式发布全新品牌车标,标志着品牌形象的重塑。尽管上半年智界销量达到4.5万辆,在鸿蒙智行“四界”中仅次于问界,但仅为问界同期销量的不到三成。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反映在用户认知与渠道覆盖的成熟度上。
眼下,智界正迎来关键考验期。新款S7与R7搭载全新车标、华为ADS 4.0系统、升级智能座舱与外观设计,产品力明显提升。这两款车型不仅是技术迭代的成果,更是检验“华为主导+奇瑞执行”新模式能否真正跑通的关键战役。若此次小订热潮能顺利转化为持续交付与口碑积累,智界或有望打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局。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智界的探索具有行业标杆意义。它既不是完全的“华为造车”,也不是传统OEM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介于“深度合作”与“品牌独立”之间的新模式试验。华为通过智界进一步掌控产品定义权,奇瑞则借力实现品牌向上突破。这种“双向奔赴”若能成功,或将为更多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提供范本。
但挑战依然严峻。华为的强势主导可能带来效率提升,但也容易引发组织摩擦与文化冲突;奇瑞的全力支持虽显决心,但长期资源倾斜可能影响其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智界能否真正“独立”而不“依附”,在保持华为技术优势的同时建立自身品牌价值,将是决定其成败的核心命题。
当前,市场正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消费者对智能化、设计感与服务体验的要求持续提升。智界的新车表现,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战略成败,更将成为检验“华为智选车”模式边界的重要试金石。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智界从“战略宣示”走向“市场验证”的真正起点。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