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8月06日 14:33消息,智界首款MPV搭载鸿蒙系统,原奇瑞星纪元E08项目终止。
争抢鸿蒙智行首款MPV,智界或许有了胜算。
《21汽车·一见Auto》从多个独立信源处了解到,智界品牌正在研发一款MPV车型,该车基于E0X-L平台打造,内部代号为“EHV”,将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版本,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奇瑞首款豪华MPV产品原本是星纪元E08,该车型于去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原计划在今年实现量产交付。然而,据一位接近奇瑞的知情人士向《21汽车·一见Auto》透露,“星纪元E08目前已停止开发,部分项目组成员已转岗至智界,进一步增强了智界在MPV领域的研发力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奇瑞在MPV市场的布局似乎出现了调整。星纪元E08的中止开发可能意味着企业对产品方向或市场策略进行了重新评估。而将部分资源转向智界,或许反映出奇瑞希望借助已有团队加速推进另一款MPV产品的研发进程。这种调整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并不罕见,但也显示出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灵活应对。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变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期待落差,尤其是那些关注星纪元E08的潜在用户。
这意味着,奇瑞将首次推出豪华MPV的契机交给了智界,而不是星纪元。
星纪元是奇瑞星途品牌于2023年7月推出的子系列,专注于新能源领域,采用纯电与增程两种技术路线。该系列起售价为17.28万元,最高可达31.98万元。除了与华为合作的智界车型外,星纪元是奇瑞旗下价格最高的系列,承载着奇瑞向高端市场迈进的战略目标。
智界面向的是“智能化、高性能与创新性用户”,同样作为高端新能源品牌,其在价格和市场定位上与星纪元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这种定位上的相似性意味着两者在目标消费群体上存在直接竞争。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细分,品牌之间的差异化优势愈发重要。智界与星纪元若想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在技术、设计和服务上持续创新,还需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独特的市场记忆点。
不过,“对豪华MPV车型,智界更有优势,而且同时发布两款MPV可能会产生内部竞争。”上述人士解释道。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豪华MPV的定位愈发清晰,消费者对于品牌力和产品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智界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MPV,在品牌形象和产品配置上具备更强的支撑力。同时,若在同一时间段内推出两款MPV,不仅可能分散资源,还容易导致市场认知混乱,影响各自的产品定位与销售表现。因此,选择优先推出智界,既符合市场策略,也有助于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奇瑞此前被诟病“多生孩子好打架”,旗下五大品牌独立运营、系列繁杂。但今年7月,奇瑞开始品牌整合,正式成立“新四大”事业部,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品牌竞争力。
将首款豪华MPV的机遇交给智界,不仅有助于奇瑞优化资源配置,若实现鸿蒙智行“MPV首车”的目标,也将为智界体系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是鸿蒙智行旗下“第二界”,项目于2022年正式启动,内部代号“EH事业部”。但由于智界与星纪元定位相似,奇瑞在与华为的合作中,经历了不少磨合。
2023年11月28日,智界第一款车智界S7上市。一个月后,星纪元ES上市。两者定位都是新能源轿车,都主打科技和年轻感,在车身尺寸、电池、续航等方面上都较为相似。
价格方面,智界S7和星纪元ES更是不分伯仲。上市初期,智界S7定价 24.98万-34.98万元,星纪元ES则定价22.58万-31.98万元,价格区间有重叠。
为降低内部消耗,星纪元决定调整价格策略,自2024年1月起将起售价下调至19.88万元——比智界S7低5.1万元。
智界S7上市后迅速引发市场热潮,但随即面临产能瓶颈。在智界S7的发布会上,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自开启预售以来,该车型的订单量已突破2万台。原本计划由奇瑞新建的“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简称超二工厂)负责生产智界S7,但上市两个月后,该工厂在设备配置和人员招聘等方面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奇瑞再次承担重任,将智界S7交由奇瑞芜湖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进行生产。该工厂此前主要用于生产瑞虎8、瑞虎9和星纪元ES等自有车型,目前产能较为紧张。 从行业角度来看,此次安排反映出奇瑞在资源整合与产能调配方面具备较强的灵活性。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既体现了对合作车型的重视,也展现了自身生产能力的扩展能力。不过,产能吃紧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质量控制压力,需要在后续生产中持续关注。
虽然奇瑞甘愿调价格、给工厂,但外界仍出现了质疑华为与奇瑞“磨合不顺”“一碗水端不平”的声音。
去年1月,智界S7的首批车主反映新车交付出现了延迟。该车型原本承诺在4到6周内完成交付,但之后延长至12周以上,引发用户的不满情绪。而与此同时,星纪元ES的交付流程却十分顺利,有车主在15天内就成功提车。
外界对奇瑞产能资源分配存在质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曾对此作出回应:“智界S7采用了新的平台、供应链和技术,产品初期良品率未达到大规模量产的要求,导致某些零部件及软件拖了生产的后腿。” 从目前的行业情况来看,新车研发和量产过程中出现阶段性瓶颈并不罕见,尤其在技术升级和供应链整合的关键阶段。此次智界S7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技术迭代带来的短期挑战,而非资源调配失衡所致。企业需要时间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良品率,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成本和效率的暂时波动。对于消费者而言,关注产品的最终质量与稳定性更为重要,而企业的持续改进能力才是衡量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智界是奇瑞第一优先战略项目。”自智界诞生来,尹同跃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言。他还说,“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我们也与华为battle(争论)过,但最后发现,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
这一次,在造MPV这件事上,尹同跃依然选择重仓智界。
据《21汽车·一见Auto》获悉,更早开发MPV的是星纪元 E08,但中途智界也想做MPV,于是从E08项目组挖走一部分员工。
之后,奇瑞高层决定让星纪元系列与智界产品形成错位竞争,其中星纪元E08将比智界EHV晚一段时间上市。在定位上也将实现差异化,智界EHV主打50万元级市场,而星纪元E08则聚焦于30万元价位段。 这种策略反映出奇瑞在新能源市场竞争中更加注重细分市场的布局,通过时间差和价格区隔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也有助于各自品牌定位的清晰化。从长远来看,这种错位竞争有助于提升品牌的专业性和用户认知度,但也需要在产品力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才能真正赢得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可。
再之后,因项目组领导对星纪元E08的造型表示不满,曾引入新的造型总监进行调整,但最终项目仍被决定取消。这一决策反映出企业在产品设计与战略方向上的内部分歧,也显示出在面对市场压力时,高层对项目前景的重新评估。尽管前期投入了资源与人力,但最终选择止损,表明企业更倾向于在不确定因素下保持整体节奏,而非盲目推进可能面临风险的项目。
当下,轿车与SUV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市场趋于饱和。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放缓,不少厂商开始将注意力转向MPV车型。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我国新能源MPV的销量呈上升态势。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MPV卖出4.51万台,同比增长53.3%;前六个月总计卖出21.41万台,同比增速49.7%,占市场份额3.9%。虽然蛋糕不大,但仍持续有玩家入场,比如全新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新款江淮瑞风E4、2026款奥德赛等等。
余承东也来为MPV市场加一把火,他曾亲口确认“鸿蒙智行首款MPV已在路上”。之后,鸿蒙智行首款MPV花落谁家引起行业讨论。目前,鸿蒙智行“五界”中,还有享界和尊界被传要打造MPV,但如果智界EHV能如期于明年上半年上市,或将成为鸿蒙智行第一款MPV。
奇瑞造豪华MPV,机会与挑战兼具。但综合多方面因素,要卖爆一款豪华MPV,比起星纪元,智界的确更有潜力。
因为智界车型单价更高,且更走量。
智界R7起售价是24.98万元,高于星纪元ET的起售价17.28万元;智界S7起售价22.98万元,高于星纪元ES的15.28万元。其余星途车型价格更低,集中在10万-20万元。
过去七个月,智界累计销量已达6.43万辆,超过星纪元的4.42万辆。从单个车型来看,智界R7在去年12月的销量达到峰值,为15903台,这一数字超过了星纪元ET过去七个月的总销量。从品牌整体表现来看,除今年6月被星纪元反超外,智界前六个月的销量均高于星纪元,尤其是去年12月的销量,是星纪元同期的四倍。
智界现已拥有自己的独立工厂。公开信息显示,奇瑞“超二工厂”已于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专门用于智界车型的生产。“目前‘超二工厂’已全面服务于智界,各项资源配置均围绕华为体系的车型展开,与奇瑞其他子品牌车型不存在资源争夺的问题。”今年6月,有智界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
渠道方面,目前智界被安排在鸿蒙智行的体验中心销售,与其他“界”品牌共同展示,导致其品牌形象不够清晰,甚至可能因门店展示资源有限而被减少曝光或撤下。 从市场角度来看,品牌独立性对于消费者认知至关重要。将多个品牌集中展示虽然有助于资源整合,但也容易造成用户对各自定位的混淆。尤其是在展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缺乏突出的专属空间,可能会削弱智界自身的竞争力。品牌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产品力之外,还需要清晰的定位与独立的展示环境来强化用户记忆点。
但这很快将成为过去。据多家媒体报道,未来,鸿蒙智行将新增仅销售智界品牌用户中心。5月中旬,智界已召开专属网络经销商招商大会,目前仍在对经销商资质进行筛选。
当下,智界急需打一场翻身仗。
今年6月,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5.27万辆,其中智界系列仅交付3685辆。具体来看,智界S7交付量为491辆,创下了近半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智界R7则交付3194辆,自去年12月达到1.59万辆的峰值后,持续下滑。若未来鸿蒙智行首款MPV车型落户智界系列,或将为其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智界系列整体表现仍显疲软,尤其在S7和R7两款车型上,销量波动较大,反映出市场竞争压力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力的认可度有待提升。不过,若能借助MPV这一细分市场打开局面,或许能为智界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品牌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但圆梦鸿蒙首款MPV之前,智界需要先过“交付坎儿”。在不少车主看来,奇瑞的车型量产速度偏慢。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用户抱怨“等了星纪元E08两年”。奇瑞旗下另一车型风云A9L,2023年4月上海车展以概念车亮相,2025年7月量产,耗时26个月。风云T11概念车在2023年11月亮相,截至今天仍未上市,已达21个月。
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动下,自主品牌迎来了抢占MPV市场的机会,极氪009和腾势D9分别成为吉利和比亚迪对抗传统品牌MPV的代表车型。相比之下,奇瑞在MPV领域起步较晚。然而,晚到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在高端化发展的道路上,奇瑞希望借助华为的力量,再次尝试突破。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