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反对汽车使用消费级芯片,引发关于汽车是否成为快消品的热议。
7月16日消息,近日,关于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的讨论引发关注。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发布视频表示,消费级与车规级芯片存在显著差异,汽车并非快消品,奥迪绝不会拿用户做试验。 在我看来,汽车作为高度复杂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涉及电子控制系统时,使用车规级芯片是保障车辆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将消费级芯片用于汽车,不仅可能影响性能,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李凤刚的表态体现了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也反映出汽车行业在技术应用上的严谨性。这种坚持高标准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李凤刚阐述了消费级芯片与车规级芯片之间的差异。他指出,一些汽车企业认为消费级芯片在算力方面更优,同时安全性也更有保障。那么,为什么奥迪品牌没有采用这类芯片呢?
这一观点再次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如今都2025年了,汽车是否正逐渐演变为一种快消品?
有相关博主指出,汽车本质上属于耐用消费品,这一属性从未发生改变。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可能会误以为汽车正逐渐向快消品转变,但这种现象只是短暂的过渡期;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一趋势将逐渐结束。那些错误判断这一趋势的人,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新产品总是比老产品好太多,总是想换车,同时买车变得容易了(只要有钱),甚至不需要到店就可以完成下单,提车都能送到家门口。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汽车正在往快消品转变。”
耐用消费品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付钱购买它是一瞬间的事情,使用它却是五年十年的事情。如果一个品牌的耐用属性不行,那就相当于一种欺骗,代价就是老车主被背叛、卖车时损失惨重、新用户会抛弃它。如果还有品牌认为汽车正在向快消品转变,那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多数人三五年就会更换车辆。一些博主指出,这种趋势使得原本强调耐用性的设计理念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过多的耐久性设计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成本无法有效降低,导致车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值得行业和社会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退一万步说,即使消费级芯片出现因高温引发的偶尔死机或屏幕黑屏等问题,也影响不大,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