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01日 13:25消息,北京探索6G网络商业化路径,布局行业应用场景。
8月2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该文件主要介绍了当前5G与6G技术的发展规划及布局。
有关部门将鼓励各大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支持头部企业以5G高可靠、低时延、轻量化、广连接、高速率、通感一体等技术为依托,聚焦工业制造、车联网、医疗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技术与产品的应用验证,推动工业5G网络增强特性向实用化演进升级,同时推进6G在行业场景的预研布局,探索商业化落地路径。 当前,随着5G技术不断成熟,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拓展。这一政策方向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工业制造和车联网等领域,5G的特性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数据传输能力。与此同时,6G的前瞻布局也显示出国家对前沿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未来在智慧城市建设、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方面或将迎来更多突破。
有关部门将重点支持工业无线(5G)、工业以太网(TSN)、边缘计算、信息模型、确定性网络、工业算力、开放自动化、工业数据互操作等技术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这些技术的推广,标志着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通过构建更加高效、灵活和协同的工业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也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落地,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注意到,今年6月,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截至当月,中国移动已建成超过5万个三载波聚合基站、超过60万个RedCap基站,5G-A网络覆盖已扩展至330多个城市,实现了网络速率、覆盖范围、智能化水平和连接能力的全面升级。同时,公司计划在5G-A网络上率先试点6G技术,构建“天地一体、通感算智融合”的6G技术体系,共同建设6G试验网络,共享6G开放试验设施,推动技术融合、资源汇聚与产业协同。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