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12日 09:53消息,徐汇新开的元宇宙游戏街区,不仅适合二次元爱好者,也欢迎所有对科技与游戏感兴趣的人前来体验。
日前,徐汇区正式宣布名为“元界NeoWorld”的元宇宙街区项目,在漕河泾开发区的虹梅街道建设,打造一条长达1.9公里、覆盖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二次元游戏主题街区。
无独有偶,杨浦区近日宣布将在上海五角场地区开展一系列二次元主题活动,以百联ZX造趣场等商业载体为核心,联合哔哩哔哩等区域重点企业,进一步提升五角场“二次元商圈”的品牌形象。
更早之前,上海静安大悦城、徐家汇美罗城以及南京东路百联ZX创趣场(原华联商厦)等商业体相继进入“二次元”领域,其中百联ZX创趣场更是成为国内首个专注于二次元的商业综合体。
当商场和商圈纷纷围绕“二次元”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徐汇此时推出“元宇宙街区”并引入多个重要二次元IP,是否属于“蹭热度”或“跟风入场”?
答案显然是“不”。
不过,在进入“开逛”元宇宙街区之前,有三个问题还需要先弄清楚。
>>>
问题一:为什么要开辟一条元宇宙街区?
其实,徐汇堪称上海乃至全国二次元热度的策源地之一,在产业、产值和企业聚集度上都名列前茅。
不仅腾讯、网易、米哈游、鹰角、莉莉丝等游戏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上海无线电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也聚集在该区域。徐汇区还新成立了区级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并依托鑫耀·光环Live和越界锦和尚城两个商业综合体,为二次元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徐汇区文旅局介绍,2024年,徐汇区游戏产业总产值已超700亿元,占上海总量40%以上,几乎撑起了上海游戏产业的半壁江山。
记者此前采访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时获悉,20年前腾讯将游戏开发板块落户漕河泾,由此培育出众多中国游戏行业的领军人才。其中一些人虽然离开腾讯自主创业,但仍选择留在该区域发展。经过长期积累,这里逐渐汇聚了上海约六成的游戏企业和产值,孕育出米哈游、莉莉丝等龙头企业。
徐汇提出“游戏街区”“二次元街区”的建设理念后,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日本东京的秋叶原。
回顾秋叶原的发展历程,这一全球最为知名的二次元文化与电子产业聚集地,最初以“电器街”而著称,为后续科技产业与ACGN(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产业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此后,上述产业不断衍生出多个垂直细分市场,秋叶原的商业模式也从大型电器零售店发展到各类小型专业店铺,形式多样。它不仅能够满足专业爱好者的需求,也能让普通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到浓厚的日本动漫与二次元文化氛围,从而形成集文化、旅游、商业消费和科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可见,任何地区在发展二次元经济时,都需依靠核心产业作为支撑,防止出现“空心化”现象。
而无论是近年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模型产业的徐汇,还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已占全市五分之一的杨浦,实打实的产业基础,加上企业、高校的人才集聚,让二次元经济在上海并非纯消费端的“空中楼阁”,而是有本土创新集群、创意社群作为支撑的坚实产业。
因此,徐汇将游戏巨头、新落成的商业综合体和文化博物馆等场所串联起来,打造元宇宙主题街区,如今正是最佳时机。
>>>
问题二:游戏企业在漕河泾地区聚集多年,为何徐汇区现在才提出“元宇宙街区”的概念?这一问题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该区域早已成为众多游戏企业的聚集地,但直到近期,徐汇才正式提出打造“元宇宙街区”的规划。这背后或许反映出区域发展策略的调整,以及对新兴技术产业重视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显示出在数字经济和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对于这一举措,外界期待其能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同时也关注其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如何与现有产业形成协同效应。
这要从漕开发的商业积淀说起。此前,漕河泾开发区主要的商业综合体仅印象城一家,且在中环以西。中环以东虽然更靠近徐家汇、龙华等商圈,但白领们在“楼门口”休闲娱乐、进行日常品质消费的选择却不胜寥寥。
“米哈游的粉丝前往企业总部‘朝圣’并打卡后,希望在周边区域继续游玩,比如购买周边产品、观看Live演出、聚餐等,但这类‘二次元配套’一直存在空白。”一位在漕开发工作的白领兼二次元爱好者表示。
直到今年,锦和越界尚城、鑫耀·光环Live等项目相继推出,为漕开发东片区注入了高品质的园区与商业综合体,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形象。依托水绿相融的生态环境,城区品质得到提升,同时也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了适合打卡的大型艺术装置空间。
鑫耀·光环Live作为“元界”街区的核心商业体,拥有10万平方米的建设规模,不仅提供传统的零售和餐饮服务,还引入了上海LIVERSE音宇宙艺术中心、久事运动馆等特色业态,丰富了区域的消费体验与文化内涵。 在我看来,鑫耀·光环Live的打造体现了当下商业空间向多元化、体验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在传统零售之外,引入艺术与运动等新型业态,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吸引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这种融合创新的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商业综合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次元消费场景方面,这里有泡泡玛特、大美术馆等潮玩文化地标;“繁花谷”“聚次元”等谷子专卖店;《画江湖之不良人》十周年特展在此开展;AKB48TeamSH偶像剧场,将在7月18日至8月17日的“元界夏日嘉年华”期间举办专场演出;番茄小说沉浸式快闪空间,鹰角、莉莉丝等主题妆造间已经开启……多元的消费场景可供“二次元们”尽情挑选。
>>>
最后,肯定有人想问,对二次元不甚了解的人来到“元界”街区,可以玩什么呢?
答案是“有的好玩了”。
记者并非二次元达人,但当走进新开业的鑫耀·光环Live,映入眼帘的巨型“线条小狗”装置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这只雪白逗趣的卡通小狗被誉为“治愈系顶流”,近期,它的全国首展正作为鑫耀·光环Live的开业特展展出。在商场户外,著名波普艺术大师肯·凯勒赫打造的巨嘴鸟玩趣艺术装置也凭借独特的外形吸引人们的眼球。
虽然,并非每个设备背后的IP都广为人知,但将其作为商业街区艺术展览的一部分,游览起来仍颇具新意——只是近期的天气对户外商业活动确实不太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鑫耀·光环Live的“音宇宙LIVERSE”剧场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操刀设计。他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与其身为“无印良品”设计师的身份有紧密关联。在剧场一层,就有一家MUJI地标建筑店。
从鑫耀·光环Live向北行进至“元界”街区的西北角,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悄然成为许多“80后”“90后”的新晋打卡地。 这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游戏发展的历史记忆,也通过丰富的展品和互动体验,唤起了不少观众对童年时光的共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回望过去、感受情怀的空间,展现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即使你从小不太玩游戏,也能在1000多件核心展品中,找到唤起童年回忆的掌机、街机和家用电脑,像《仙剑奇侠传》《轩辕剑》这样的经典国产游戏也陆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10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涵盖了“早期电子游戏”“主机大战”“电脑游戏的发展”以及“中国游戏”等四大展区,部分场景还复刻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家庭的氛围,带领观众沉浸式回顾以游戏为代表的休闲娱乐方式在中国的变迁。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展览不仅是一次对游戏历史的梳理,更是对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生动记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游戏早已从单纯的娱乐工具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展厅通过场景还原与内容展示,让观众在怀旧中感受到时代的脉动,也反映出我国游戏产业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轨迹。这种形式的展览,有助于公众更深入地理解游戏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被全国各地不少网友“惦记”的游戏博物馆,也从侧面反映出二次元街区的运营理念,即避免过度商业化、注重代际之间的共鸣,并强化线下体验的独特价值。 在我看来,这种运营思路不仅有助于提升街区的文化内涵,也让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在共同的文化空间中找到连接点。在当前数字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下场所的不可替代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消费的场所,更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这样的模式值得更多地方借鉴与探索。
“元界”能复刻秋叶原的成功吗?对徐汇、对上海来说,打造“秋叶原第二”是可行的方向,但结合上海的科创基底、海派文化积淀,实现“自上而下的产业升级”和“自下而上的社群文化破圈”,比复刻二次元热闹的表象更重要。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