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24日 22:40消息,全国海事首个区块链政务审批应用启动试运行,提升审批效率与透明度。
今天,“东方加拿大”轮装载着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批锂电池货物集装箱,缓缓驶离上海港,前往澳大利亚,标志着全国海事领域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运“新三样”危险货物申报自动化审批系统试点成功运行。近年来,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海运出口持续攀升。为适应这一趋势,上海海事局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在保障海运“新三样”货物安全运输的同时,实现通关便利化。该创新模式依托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数据透明和可追溯等特性,为危险货物运输的合规监管与通关便利提供了新路径。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区块链技术在海运危险货物监管中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一次重要突破。它有效提升了信息流通的效率与安全性,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高效、可信的国际物流体系。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技术的应用推广,我国在国际贸易和物流领域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浦东海事局联合上海市数据局及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三样”货物为重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依托上海跨境贸易数据网络,构建“海事危险货物安全运输区块链服务平台”。该平台旨在引导和鼓励源头检测机构及生产企业主动接入链上系统,从而实现海事监管效能与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将于今年内正式实施,届时将为每年从上海港出运的约30万标准集装箱的“新三样”货物提供支持。作为全国海事系统首个落地的区块链政务审批应用项目,该平台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大幅简化企业的通关流程。以往需要人工在24小时内完成审批的申报材料,现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处理,有助于提升货物流转效率,降低企业的仓储与物流成本。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