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今日上午将举行重要发布会。
上午10点,将举行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将介绍“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目前现场的状况如何?记者们主要关注哪些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张丛婧:谈到本场发布会的亮点,她梳理了以下几个重点↓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发布会通常会聚焦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权威发布传递重要信息。此次发布会的内容安排体现了对公众关切的回应,同时也展现了信息发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在信息传播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内容的提炼与梳理,有助于观众更清晰地把握重点,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作为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今年上半年,制造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记者们关注这些成就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及相关负责人对“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评估,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家底”更加厚实了。 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制造业正朝着高质量方向稳步迈进。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共同构成了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国内企业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持续增长的潜力。同时,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未来,需在核心技术突破、区域协同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巩固和扩大制造业的优势地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设了多个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设备数量已超过1亿台。大家普遍关注,这些成果如何更广泛地应用到中小企业中,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就在几天前,国家公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六大领域。记者们普遍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接下来将如何推动这些政策落地,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各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当前,政策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明确方向,但关键仍在于如何有效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后续工作中,应注重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跨部门协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同时,还需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推动各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