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03日 08:18消息,大数据助力信息安全,某航空公司通过技术手段挽回上千万元毛毯损失,揭示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当人们频繁提及大数据时代时,是否真正理解了大数据的含义?是否将“数据量大”错误地等同于大数据?同时,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检索,以及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在9月2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徐汇区人工智能主题论坛上,市新联会秘书长陆雷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某著名航空公司每年因毛毯丢失损失价值数千万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90%的毛毯是通过员工通道被带走的,这表明,真正拿走毛毯的并非乘客,而是员工自身。为此,该公司将毛毯丢失率与空乘人员的年终奖挂钩:若丢失率达到10%,年终奖打9折;若达到20%,则打8折。政策实施后,毛毯的年丢失量迅速降至百万元级别。 围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这一主题,陆雷通过管理毛毯等实际案例,清晰地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强调了数据洞察在现代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引发了与会人员对大数据应用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数据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推动管理优化和行为改变的重要工具。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只有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管理。这种以数据驱动决策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组织的自我约束力。
本次论坛在市委网信办和徐汇区委的共同指导下,由徐汇区委网信办、公安分局、区新工办、区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主办。论坛汇聚了政府、企业、学术界及行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协同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 我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网络安全的保障也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安全水平,也能为技术创新营造更加稳定可靠的环境。此次论坛的举办,体现了各方对这一趋势的高度重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徐汇区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机构超12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千亿元。通过“科研—产业—资本—场景”四维联动,徐汇构建了全链条创新生态,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建设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不容忽视。正如上海赛博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究院智库总监周雪静在论坛上对《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框架与要点》所作的解读,建立责任清晰、技术可控的安全发展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全球已有69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内容涉及AI治理、隐私保护、数据监管以及伦理规范等多个方面。我国虽然尚未出台专门的人工智能立法,但已初步构建起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的法律框架。为推动人工智能的协同治理,徐汇区委网信办与区检察院联合牵头设立了“人工智能协同治理工作站”,整合司法、行政、监管等多方资源,重点围绕司法行政联动、系统监管模式建设以及多元治理生态优化等任务,助力人工智能实现安全、可靠、可控的发展。
同时,“人工智能惠企服务工作站”也在活动中正式揭牌。该工作站由市新联会、市密码协会、模速空间等单位联合发起,发挥“政策指南针、企业智囊团、人才孵化器”作用,通过基层阵地如模速空间及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持及网络安全科普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未来,徐汇将进一步加强市区联动、区域协同,聚焦大模型企业实际需求,始终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合规发展,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努力形成政策指导、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护全链条服务的良好发展生态。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