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药丸屏!iPhone 18 Pro爆料:苹果首次采用屏下Face ID,设计全面升级。
据8月9日最新消息,距离iPhone 17系列的发布仅剩一个月时间,按照以往的节奏,苹果公司很可能在9月9日举行新品发布会。 从市场规律来看,苹果每年都会在9月初推出新iPhone,这一时间节点既避开了夏季销售淡季,又能为秋季的销售旺季做好准备。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也意味着需要提前关注相关动态,以便在发布后做出购买决策。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每一款新机的发布都可能带来新的功能和体验升级,值得期待。
目前iPhone 17系列的各种外观和配置已经曝光得差不多了,基本信息已经浮出水面。那么,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明年即将发布的iPhone 18系列,看看它可能会有哪些改进。 从目前的爆料来看,iPhone 18系列或许会在设计、性能以及影像系统等方面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虽然具体的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可以预见的是,苹果在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会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一次新机的发布都是一次期待,而苹果也始终在平衡创新与实用性之间寻找最佳点。2025年8月,我们正站在新一代iPhone的门槛前,期待它能带来更多惊喜。
MacRumors汇总了目前可信度比较高的配置信息,主要集中在屏幕和影像:
屏幕
早在2023年4月,显示行业分析师Ross Young曾发布一份路线图,提及iPhone 17 Pro将搭载屏下FaceID技术。但到了2024年5月,他确认这一配置已被推迟至2026年。
这意味着屏下Face ID可能会在明年的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Pro Max上首次亮相。
得益于此,iPhone 18 Pro系列的灵动岛尺寸预计会有所缩小,甚至可能变为居中的单挖孔设计,彻底告别此前药丸形状的异形屏,整体设计将更接近安卓阵营的主流方案。这一变化反映出苹果在屏幕形态上的进一步调整,可能是为了提升屏占比或优化外观一致性。从市场趋势来看,这种转变或许也意味着苹果正在逐步向更简洁、统一的设计语言靠拢。
影像
主摄将升级为4800万像素Fusion相机,支持可变光圈。
用户可以手动调节进光量,相较于iPhone 14 Pro至iPhone 16 Pro系列固定的ƒ/1.78光圈,能够更灵活地掌控景深效果,但受限于iPhone的传感器尺寸,实际表现仍有待验证。
目前iPhone的图像传感器仍主要由索尼供应,但有消息指出,iPhone 18 Pro系列至少有一颗摄像头或将采用三星研发的三层堆叠式图像传感器。这一变化有望在相机响应速度、降噪表现以及动态范围等方面带来提升,进一步增强拍摄体验。 从技术角度来看,三星的三层堆叠传感器在结构设计上更具优势,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处理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成像效果。此次苹果引入三星的传感器,或意味着其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同时也反映出三星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实力正在逐步获得高端厂商的认可。这种合作可能为未来手机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星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为苹果供应4800万像素的超广角相机传感器,且这些传感器将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一消息显示了三星在高端影像传感器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同时也反映出苹果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进一步布局。美国本土制造的安排,不仅可能提升产品的本地化水平,也可能对全球半导体和光学元件产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核心配置
iPhone 18 Pro预计搭载2nm的苹果A20 Pro芯片,这没什么好说的。
据悉,该机型将配备苹果自主研发的C2调制解调器,其信号稳定性与网络速度表现有望达到高通、联发科的水平,值得关注。这一消息显示出苹果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与进步,未来或将在5G体验上带来更强劲的竞争优势。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