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19日 11:18消息,华为推出智能基站,可实时自动调整波形,效率提升30倍以上。
7月19日消息,近日,辽宁移动联合华为成功建设无线网络全要素智能化示范区,推出具备实时波形调整能力的智能追焦基站系统,使无线网络运维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 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5G网络运维向智能化、精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引入智能追焦技术,不仅提高了网络响应速度,也增强了用户体验,为未来大规模部署智能网络提供了可行路径。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种高效、灵活的运维方式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该智能基站的核心突破在于搭载了智能追焦单元(BTU),这一技术革新彻底改变了传统基站天线作为“哑设备”的属性,使其具备了更高效、更灵活的通信能力。 我认为,这一技术进步标志着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向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引入智能追焦功能,基站能够根据用户位置动态调整信号覆盖,不仅提升了网络效率,也为未来5G乃至6G的高密度连接打下了基础。这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适应的转变,预示着通信行业正在加速迈向更加智能和自适应的网络时代。
通过内置高灵敏度 AISU 模块,BTU实现工参数据高精度自动化测量,经纬度平均精度达0.5米,较传统资管数据30米精度提升一个量级。
依托强大的拓扑实时可视化能力,可实现分钟级的拓扑扫描与一键导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运维中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智能系统利用KL散度算法实时感知用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结合多目标协同优化算法自动制定调整方案,并通过BTU的多维波束动态调节功能,实现“波随人动,网随业动”的灵活适配与动态优化。
在通信需求集中的区域,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流量的潮汐变化特性,并迅速优化波束方向,有效缓解网络拥堵情况。
示范区验证数据显示,4/5G网络的用户体验得到了明显提升,周边区域20余项关键KPI指标运行稳定,在有效提升网络容量的同时,也确保了用户的服务质量与体验水平。 从当前发展趋势看,网络技术的持续优化不仅提升了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也为未来更复杂的应用场景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保障稳定性的同时实现性能突破,是通信行业不断追求的目标,此次成果无疑为后续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较于传统人工进行RF调节,BTU远程操作使维护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真正实现了无线网络智能化的“最后一公里”突破。这一技术进步不仅大幅提高了运维响应速度,也标志着智能网络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远程控制,减少了对现场人员的依赖,降低了运维成本,同时也为未来更复杂的网络环境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基础。这种变革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灵活的管理方式。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