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7月16日 12:44消息,华为与云南交投联合发布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融合通用与智能算力,推动交通智能化升级。
7月16日,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交投”)联合华为与长安大学共同研发的“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昨日正式发布。华为公司副总裁、交通智慧化军团CEO马悦受邀参加发布仪式并发表致辞。中国公路学会、云南省相关部门以及全国20多个省级交通企业的100多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发布活动。
据介绍,从创新研究到工程落地,“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研究建设历时两年,成果包括“1个智算中心底座、1套高质量数据集、1套AI平台工具链、1套行业模型集、1系列AI场景应用以及1支专业人才队伍”。华为与云南交投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依托鲲鹏、华为云Stack、高斯数据库等技术产品,共同构建了“1个大数据中心、1个容灾中心和35个边缘计算节点”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通用算力和综合存储能力达到国家中型数据中心水平。
此外,在已建成的数字底座基础上,双方进一步本地部署了昇腾AI算力,以支持交通行业百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推动了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的深度融合与升级。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技术资源的高效整合,也标志着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深度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昇腾算力的引入,有助于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种算力融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在交通核心业务领域,“行业认知与业务理解大模型”的评测表现已超越通用模型,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4%。这表明该模型在理解交通行业特性方面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基于华为齐天交通引擎打造的“交通态势感知与预测大模型”,在交通流量短期预测、速度预测以及拥堵事件识别等关键任务中,相较于当前通用大模型,精度提升了9.91%,相较于传统“小模型”,精度提升了14.35%。这些数据反映出交通领域专用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优势。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直领域的深度落地,也预示着未来交通管理将更加依赖于精准、高效的智能系统。随着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交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为城市交通运行带来更可靠的支撑。
华为官方表示,双方将大模型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结合,围绕“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安全、办公”等多方面需求,成功开发并落地应用了包括知识问答、合同审查、简报生成、小语种翻译、AI信息员、AI应急值班员、施工图纸智能审查、工程进度智能分析、路网运行态势研判在内的30多个AI应用场景。这些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展现出人工智能在实际业务中的强大潜力。 从当前发展趋势看,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推动传统业务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此次华为与合作方的实践,不仅体现了技术落地的可行性,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