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社2025年09月24日 22:43消息,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2.9亿部,北斗导航全面普及,确立市场主导地位,推动智能出行新变革。
9 月 24 日消息,据株洲市广播电视台报道,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成果发布会今日在湖南株洲隆重举行。本次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北斗系统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举行了多项重大项目签约与颁奖仪式,标志着我国北斗产业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新阶段。
发布会上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之一是北斗实验室联盟的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聚焦北斗领域的实验室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了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等优质科研资源。该联盟将重点围绕下一代北斗系统研发、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建设以及卫星导航与其他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展开联合攻关。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打破科研壁垒,更将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为我国在全球导航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期间,《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 年)》(简称《蓝皮书》)和《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案例集(2025 年)》正式对外发布。这两份权威报告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北斗系统在各行业的落地成效,全面呈现了我国北斗产业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历程。特别是《蓝皮书》中披露的数据,充分展现了北斗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根据新华社引用《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2.94 亿部,同比增长 6.5%。其中,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达到约 2.88 亿部,安装率接近 98%。这意味着几乎每一部新出厂的智能手机都具备北斗定位能力。智能手机作为大众消费市场的核心终端,已成为北斗技术普及最重要的载体。这一数据背后,不仅是技术适配的成熟,更是国产化自主可控进程加快的体现。
展望未来,《蓝皮书》预测,到 2028 年底,我国新增支持北斗的终端设备总量将突破 4 亿台套,构建起真正的“亿级应用市场”。其中,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将在大众消费领域持续领跑。可以预见,随着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北斗将不再只是“导航工具”,而是成为数字社会不可或缺的时空基础设施。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北斗技术正加速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从日常使用的打车软件、共享单车,到运动手环、儿童手表,北斗已悄然嵌入各类智能终端,在主流电子设备中的渗透率超过七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融合,正是技术真正服务民生的最佳写照。它不仅提升了生活便利性,也为城市管理、应急响应、交通调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此次峰会在株洲举办,也凸显了中部城市在国家战略科技布局中的日益重要地位。通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推动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地方城市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而北斗实验室联盟的成立,则有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格局,进一步释放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巨大潜力。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